,参与了该地的弥额尔天使主保节,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城区原有的教堂及教产至今没有着落,但该村的老户教友百余人的信仰热诚从未减弱,故今年的本堂主保节已示隆重庆祝,一则汇聚人心、重拾信仰,其二为错综复杂的圣堂落实
当日下午17:00整,瞻礼前夕弥撒后,圣堂内张灯结彩、座无虚席,在传统的晚祷诵经声中,教友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序告解,等待着心灵的净化和圣洁,以渴望和期待的心情迎接救主耶稣的到来。
2007年12月23日,笔者应邀前去延安采访,在此小居的日子里亲眼见证了延安教会艰难的发展历程和教友们勇于福传的雄心壮志。
追溯历史,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西班牙道明会士郭德刚神父由今天的高雄前金步行往返万金传教,建立了初期信友群体,1863年以土块建起一座小教堂,然而在1865年,南部大地震中教堂被毁。
结合文件要求及教会精神,坚持防疫第一、弥撒优先的原则,教区下发此牧灵指导建议,旨在帮助堂区与祈祷所安全有序地恢复圣堂开放、礼仪庆典及圣事服务。
在这个小岛上,有几个大的古老的建筑物,其中最美丽的建筑物是古老的圣巴尔多禄茂大教堂。我很喜欢这座圣堂,常常步行经过这里,偶然会去安静的圣堂看看,走走,坐坐。
横山县的知县是一位热心的教友,在衡山县城内以私资建了一座圣堂。聂神父在那里的传教工作,由于知县的威望和表率,赢得了不少人灵归向天主。
那时,我们村要盖圣堂。这本是一件好事,我却忧心忡忡。一天,我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妻子念经回来告诉我:“会长叫你去见个面,盖堂要集资,每人最少100元。”“你去吧。”我推辞道。
过去教会每个圣堂都有一口“圣井”,将不能修复的圣物、洗圣血布等的水、及有关物件焚烧后的灰倒进里面,妥善处理。属于神圣标记的物件,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希望有条件的堂口能保持这一良好的传统,建造自己的圣井。
我在逛市集时,发现一群不久之前还在叫卖物品的新疆人,中午时刻一到,各个都放下生意,找一个角落摆上一张小毯子,随即跪下来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