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圣诞节为于老师来说,是一次孤独的体验,也是一次感受天主的经验。
分担信徒们的挂虑,尤其是痛苦与哀伤,也应在主内慰勉之,如有人在某方面有缺点,应审慎的加以纠正;应以爱德协助病患,尤其濒临死亡的,更尽力以圣事鼓励之,将其灵魂托付给天主;应以特别的关切照顾贫穷的、受苦的、孤独的
教宗的话语打开了我思绪的闸门,迫使我写下对自己铎职的一些反省,一方面鼓励自己心怀感恩回望过去,满腔热忱活在当下,满怀希望拥抱未来,另一方面也愿意与主内的兄弟姐妹分享,在修道的路上,没有孤独者,我们彼此勉励
有一位在巴黎留学的修士曾向我表示道,他在欧洲感到很孤独,因为在一些大瞻礼,如圣母升天瞻礼等,不像他以前在中国的乡村那样,全村大事庆祝,感觉信仰好像是失去了根。
在这个行程中,开始会有亲朋好友协助,有社会因素(名誉、权力、地位、学识、财富等)的助力,也有教会的帮助,可以越接近行程的终点,人越孤独,平日倚靠的东西,给我们安全感的人、地和事物,慢慢都会退出,我们可依靠的越来越少
我们看到家庭问题、失业、忧郁、孤独、成瘾行为等问题一一浮现,更不用说长期累积的压力和紧张、仇恨的爆发和暴力的滋长。然而感谢天主,这并非事实的全貌。
1976年春节过后我在我姑家玩耍竟忘了即将开学上初中,父亲都没去叫我,是二舅步行三十多里从我姑家把我接了回来……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困难时他帮助,迷茫时他指点,孤独时他陪伴,无论什么想不眀白的事,问他就能弄个眀白
事实上,我们必须的“再装备时刻”不仅来自当我们身体或精神的休息,而且也来自我们之间的兄弟般会晤中开放自己:增加兄弟情谊,提供内在的空间,而不让我们在职务的挑战中感到孤独。
他说:“在建教堂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我知道自己很软弱也很孤独,每当这时,我都会不停地祈祷,我相信只要有天主助佑,再难的事也能办成。”他说他每天都到教堂看看,一天不来,心里就觉得有什么事情没做完。
第四天7月28日主日天,更是必须进教堂,主教为照顾我们,特别用普通话讲道,他说:今天是全世界长者日敬老日,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有老人家的节日,大家都要关心、爱护家中的老人,还有社会上的老人,及孤独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