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能看着受苦的人却说,这不关我的事呢?在人与人撇清关系,任由隐瞒、封闭、恐惧、回避的情绪来抽离自己,那么事实确实会如你的自由意志所愿:在对“理所当然”的拒绝中,世界也将远离你。
我们在堂区所遇见的那些受苦的人,虽然面临困难、或许是子女残疾、或许患上某种疾病,但他们以坚忍之心面对生活。他们不像福音中的法利塞人那样要求征兆。他们懂得阅读时代的标记,知道无花果发芽时春天已经来到。
在受苦的耶稣面前,我是谁呢? 福音记述犹达斯用30块银钱出卖了耶稣,门徒们随同耶稣来到革泽玛尼庄园,在耶稣忧闷祈祷时却睡着了。教宗反躬自问,也询问信众们我像犹达斯,还是同门徒们一样?
这些人是受苦者,两手空空地逃走。此事不仅发生在伊拉克,您非常清楚,伊拉克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可怕的事:有杀戮,有我们知道和见过的野蛮屠杀。
正如她始终伴随她在十字架上的圣子,她也总是如此伴随她在斯里兰卡的受苦儿女。」教宗强调,马杜圣母朝圣地是「我们母亲的居所」,所有朝圣者都能感到置身家中。
教宗说:我们想到夫妻分离的首要受害者,最重要的受害者,受苦最深的受害者是子女。若你从小就体验到婚姻是一段‘有限期’的关系,无意识地你就会认为它将如此。
聆听和信从福音促使他为受苦者洗脚及他们的伤口,为他们摆宴席。
耶稣在第一站定罪、第二站背起十字架,开始为世人踏上受苦之路。第十二站是一个圆形的小洞,据说就是十字架矗立的地方。
教宗劝勉说:「我们也必须以相称的方式回应如此伟大的礼物,也就是自我给予、给予我们的时间、祈祷,与为了我们受苦、死亡并复活的基督的爱深入共融。」
教宗重申他对受苦人民的关怀并承诺为他们祈祷﹐他再次严正呼吁:「必须停止一切暴力和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