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专稿: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
2014-10-03

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为了在中国的天主教,我会效法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学懂得国人的酱缸文化。这酱缸文化,在柏杨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海外有多座华人圣堂?
2012-05-25

教友的组织为“北美华人天主教教友联会”,此外,旧金山还有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

罗马:教会新增三位真福、十位可敬者
2013-12-11

他们是毛里齐奥•玛利亚•利玛窦•加里古(MaurizioMariaMatteoGarrigou)神父,圣母怜悯会创始人;克莱门特(Clemente)神父,本名温琴佐&bull

论天主教的对联文化
2003-04-30

明朝时期利玛窦经印度来到北京,当时为了传教方便,他尽量迎合中国的传统风俗,因此传教工作颇见成效。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对传教士们极为欣赏,特为天主教撰写了不少有名的对联。

西安南堂建堂300周年庆典之三:举办历史讲座
2016-10-06

此后,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雷鸣远等一批批、一代代外籍传教士相继入华,随着一座座教堂、医院、会院的相继落成,福音的种子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汤若望神父纪录片《他与帝国同行》内容介绍
2009-03-24

汤若望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城西,利玛窦墓地的旁边。1679年,由汤若望编撰的《时宪历》重新开始推行,一直沿用到今天,这就是和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紧密联系的农历。

上海南桥天主堂重现“青春”
2010-08-09

重修后装饰一新的南桥天主堂“缘自明末神宗时,利玛窦到中国,天主教始行传入。吾奉六里墩东南道院正北3里之古教堂,即在明末设立者。”

罗马:荣休教宗87岁寿辰:我们信仰内的祖父
2014-04-17

我们学会互相接纳和彼此担待。」  这位「祖父」不只带给他「精神上的侄孙们」许多美丽家庭故事的情感和感动,更藉着这些故事,指出一条可靠且踏实的道路,好能获得极为幸福的生命。

罗马:在日本传教的耶稣会士皮陶总主教蒙主恩召;教宗致函表达哀悼之情
2014-12-29

皮陶24岁时被派往日本,他在那里展现了优异的融合能力:他学会日本语,融入日本文化及社会,曾在耶稣会于日本开办的上智大学任教,随后担任该大学校长多年。

台湾:单车老骑士从台湾骑向世界教堂朝圣
2012-03-01

陈敏先有份创办的「天马骑士团」和台湾生态学会也同时举行「天马骑士团二周年暨欢送陈敏先老师茶会」,以及陈氏的《从台湾到全世界(台湾篇)》新书发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