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本真福德肋撒嬷嬷的传记,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有一次,穷人的德肋撒嬷嬷去拜访一位从来没有人关心过的老人。她在老人的房间里发现了一盏漂亮的灯,但是上面布满了尘埃。
当天是四旬期第三主日,福音讲述耶稣在井旁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基督因行路疲倦口渴,向一个受犹太人鄙视的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若四5-42)。
关于辣黑耳坟墓的原始记录是在《撒慕尔纪》中,撒慕尔为撒乌耳傅油后说,今天你离开我以后,在本雅明边境辣黑耳的墓旁,正午你会遇见两个人……(撒上10:2)。
⑤耶稣为何要向撒玛黎雅妇人谈话?(表面要水喝,实际给她讲永生之道)⑥这件事有怎样的结果?
纳匝肋人玛利亚的态度告诉我们,存在先于行动,需要让天主施展作为,好能真正地承行祂的旨意,是祂在我们身上行了许多奇事。教宗表示,在孕育圣子之前,玛利亚先孕育了信德。
为此,耶稣才会严厉地对伯多禄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你是我的绊脚石。」教宗在他的著作《纳匝肋人耶稣》中写着:「上主教导说:门徒的道路就是跟随他,走在被钉十字架者之后。
上主的仆人庇护·阿尔贝托·科罗纳(PioAlbertoDelCorona),领衔萨尔迪卡总主教,曾是意大利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的主教,也是道明女修会创始人。
龙基神父以圣母玛利亚在纳匝肋30年默默无闻的生活经验为题,强调天主总是接近人,接近人的日常需要。
当天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教导我们远离罪恶,学习行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犯错,《圣经》其实也说:最圣善的人每天跌倒7次。
教宗最後勉励所有青年「成为撒玛黎雅青年,绝不遗弃任何卧倒在地的人;成为帮助基督背负十字架的青年,分担弟兄们的痛苦;效法匝凯,他将自己追求物质享受的心转化为团结互助的心;效法年轻的玛达肋纳,她热切寻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