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乐意去的地方是医院、监狱和贫民屋。他消耗日夜的时间去拜访那些病患和临终者,以他的言语、行动和现身说法去安慰他们。培肋根神父一生留给世人的是他的神贫和克苦。他腿上长着剧痛的癌,但他受苦而不埋怨。
他曾参加了圣教第一次大公会议,后于五十八年、被犹太人诬告投入监狱,监禁四年之久。因他享有罗马公民的身份,且上诉于罗马凯撒,遂被转至罗马;经二年后,乃得释放。六十七年又成了尼禄迫害下被斩首的牺牲者。
若翰不仅被监狱的镣铐囚禁着,或许也被内心的某种不确定折磨着,这种不确定耗尽了他的一切。教宗说:他在监狱中遭受着皮肉之苦,内心也忍受着怀疑的折磨。‘难道我错了吗?
普兰努西那时在杜拉斯担任总主教,他被关进监狱,屡遭酷刑後死去。38位殉道者当中还有另一位主教,也有耶稣会士、方济各会士、教区神父,以及4位平信徒,其中3位男性,一位女性。
让我们为腐败之人祈祷,愿这些可怜的人能走出那个他们自愿进入的监狱。
最後,青年们要求教会在人们的社交场所与人相遇,例如酒吧、咖啡馆、公园、健身房、体育场馆和其它文化或社交中心,但也要在苦难的地方与人相遇,例如孤儿院、医院、郊区、战区、监狱、康复社区和红灯区。
并提到:人类社会有两个宝贝,一个是教堂、一个是学堂,这个地球上每增加一个教堂,就会减少一座监狱,每增加一个学堂,就会让更多的人有学习的机会,就会让人类社会更加进步!
为此,先教宗比约十二世于1948年“宣封他为意大利监狱犯人主保;1950年,为致力于告解和灵修指导的司铎的榜样”。
突然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美国电影,那里面提到监狱中有个黑人老者,他具备一种能治愈别人疾病的特异功能。但这种治愈,其实是把别人的病痛悉数转嫁到自己身上。因此,当那个黑人老者坐上电椅的时候,他竟无比欣喜。
总结:执事需要以仆人的角色,去履行教会交给他的爱德服务工作,包括:监狱牧民、医院牧灵、海员服务、机场牧民、劳工牧民、婚姻及家庭牧民、照顾基层等,然而这些服务的项目、形式及方法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需要而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