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独身生活的修道人,必须要有对耶稣的深厚感情,同时应该认为婚姻和爱情是非常美好的;更要对感情、欲望,尤其性的欲望,要具有相当的自控能力;否则就不适合度奉献生活。更重要的:是有独处的能力,不依赖他人。
(耶9:22-23)我们做教友的,应该谨记主的教诲,把智慧用在探求真理之内,把力量用在得救的行动上,把财富用在施舍中,这样做不但能得到天主的喜悦,更是一种最神圣的时髦之举。
琼恨一个人,她还告诉5岁的儿子:“你这辈子应该永远记住一个人——良,他是我们共同的仇人。”因为良,琼失去了丈夫,5岁的孩子失去了父亲。 其实,良并没有罪,他是因为正当防卫杀死琼的男人庆的。
其实每个人对锅炉都有责任,灭了,该骂自己;而这些天来,我们却一直坐享着徐姐提供的温暖,本来应该感谢她,怎么反能以怨报德呢?我想,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对“正义”观念的模糊,因此会做非分的要求。
服事者不该吝惜自己的时间,反而应该放弃做自己时间的主人。服事者不该做他所制定的议事日程的奴隶,却应该心地温良,乐意接纳事先没有安排的工作:随时接纳弟兄,向突发情况开放。
标记指的是我们应该具有吸引力,就像一个人做手势吸引别人注意那样。标记应该一贯而明确,尤其要让人能理解。教宗继续说,标记和工具的特性包括随时乐意、不自我参照。
2002年若望保禄二世在克拉科夫发表了着名的演讲,提到傅天娜修女日记中的话:从这里应该迸发出为基督再次来临预备世界的火花。
诫命确实存在,我们应该遵守诫命;但是我们常要信靠天父对我们的巨大恩宠,祂的圣子,以及圣神的恩典。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法律,但绝不要把圣神和圣子简化为法律。
换句话说,我应该警醒祈祷;我应该施行爱德,友爱善行:不仅要施舍,还要容忍那些令我们厌烦的人。在家中要容忍孩子们的吵闹。丈夫或妻子遇到苦难时要互相容忍。需要容忍,不断行爱德,同时也要喜悦地赞美上主。
天主永远爱我们,我们应该把这句话当作祷词而不断重复。希望是一项特殊的恩典,我们蒙召以谦卑和淳朴的态度成为传递这恩典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