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自1992年接受了天主教会的存在。如今该国有七个堂区和三个传教中心、77位传教士、一位土生土长的神父和1255名领洗的信友。在这里人们生活得就像是在使徒行传的时代。
因此我们天主教会(亡者弥撒颂谢词)郑重宣称:主,为信仰你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远的天乡!因为基督的复活,给人带来了希望,重新点燃了长生不死的心火!
他们希望成为天主教会一员是融入社会。这一群体十分贫困、开放、试图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此,他们从泛灵教皈依了基督信仰。总之,这是需要勇气、牺牲的。他们在天主教会内看到了不同的东西,不同于新教的。
先建构与会者对天主教会基本伦理观的认识,接着介绍天主教会生命伦理的基本视域。
厄弗所公会议(431年)第四次:加采敦公会议(451年)第五次: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553年)第六次: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680年-681年)第七次: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787年)(上述七次均为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所认可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美国天主教会早在1964年就在乔治敦大学设立了福传工作研究中心(CenterforAppliedResearchintheApostolate)CARA,希望实现这几个目的:1)提高教会的自我认识
在她被封为圣徒之前,天主教会三次要求挖出她的遗体进行检查。许多医生、神父与名望之士目睹了各次挖掘的过程。伯尔纳德·苏毕胡的遗体并未腐朽,她逃过了肉身腐坏的自然规律。
鉴于一段时间以来继续流传有关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旧称“传信部”)的消息,有必要引用部分客观资料以保护圣座和天主教会这一重要机构的良好声誉。
1995年5月25日,圣若望保禄二世颁布了《愿他们合而为一》通谕,称大公运动为天主教会「义无反顾」的道路。值此周年纪念之际,科赫枢机接受本新闻网采访,省思教会的大公旅程。
“声明”原文请参考梵蒂冈电台网:圣座发表有关中国大陆天主教会局势会议公报在梵蒂冈召开的有关中国天主教会局势的会议于一月二十日闭幕,当天,圣座发表了闭幕公报.这份公报由圣座新闻室发布,原文如下︰“教宗本笃十六世渴望深入认识了解中国大陆天主教会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