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礼仪牧灵的反思邯郸教区培训中心主任朱喜乐神父第一章慕道期的意义 第一节初期教会慕道期的意义和发展 第二节中世纪慕道期的消逝 第三节梵二后慕道期的复兴第二章梵二新的礼仪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主礼座位是礼仪行动的一个焦点。这座位和读经台,在某些非感恩圣祭的礼仪中,也被应用;例如在时辰颂祷礼。这好比在举行会议时,需要有人坐在主持人的椅子上,作主持的象征。
祭服是神职人员在弥撒礼仪中的一种着装,祭衣又称祭披礼服。这在我们教会是要求。1983年问世的教会“法典”第929条规定:“司铎和执事在举行感恩祭和分送圣体时,应按礼节要求穿礼仪所规定的服饰。
礼仪及圣事部1988年1月16日发布的“Paschalesolemnitas”(《筹备圣周礼仪》)第40段,提到过Tenebrae(但此处没有中文翻译)。
圣乐有它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教会籍着圣乐在礼仪中来表达人们对天主的赞颂和认识;籍着它表达人们对信仰的理解和对信仰的热情。在天主子民的信仰旅程中,圣乐始终在伴随着天主子民的礼仪生活。
引言今天(4月29日)上午,石家庄教区为韩充焦和温建永两位执事及陈寒玉修士举行的晋铎及祝圣执事礼仪。首先,我们祝贺两位新铎和新执事!
从在伊斯坦布尔、厄弗所、伊斯肯德伦、安塔基亚和马尔丁的教堂为世界上唯一说耶稣的语言阿剌美语的天主教加色丁礼信徒和西罗-东正教徒举行的礼仪有穆斯林教徒参加,便是证明。
罗马弥撒礼仪经书(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广泛咨询世界各地的主教后,决定修改教宗本笃十六世14年前关于1962年弥撒经书的使用规范。
塔格莱枢机接着谈到福传,提出「会晤耶稣的优先场所是人性空间」。他解释,讲述耶稣的最佳方式就是讲故事,这也能透过民间的宗教情愫,特别透过穷人的虔敬来达成。
因为我们习惯判断,我们不是那种自然地给谅解和慈悲留下一点空间的人。教宗提出慈悲必备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对罪过的羞愧感;另一种是心胸宽大。 教宗首先解释第一种态度,人必须明认自己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