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edBoard的中国部的负责人AnneOfstedal女士(2012年突然过世)对国内高校的新兴人文专业非常支持,得知我们的困境之后,介绍了他们两位来帮助。
就如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一样,他们的人生因耶稣的来临而萌生希望,而又从基督被钉死之后陷入忧愁,他们就像千千万万个处于困境之中的我们,无法从当下的生活之中感受到基督的临在,更难以理解基督一直与他们同行。
而以色列的天主却主动降下祂的旨意,不使人陷于寻觅的困境。灵修意义:这是预示性地指向道成肉身的奥迹——天主的圣言后来确实“从天降下”(参阅若1:14;若3:13)。
我们在困境中,也要学习像初期教会那样,以祈祷作为最有力的依靠。(5)“等到黑落德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伯多禄被两道锁链捆着,睡在两个士兵中间,狱门前还有卫兵把守。”
19世纪中叶的中国正值面临西方列强侵略时期,正是在这个困境中,马相伯开始分辨自己未来报效祖国的道路。
在天主恩宠的助佑下,终于走出了这种困境,而且学习一直很优秀。1989年,汉口修院由于各种原因被解散了,于是他被教区送到了中南神哲学院。
总结了于斌、罗光、李震等人的思想,沈清松提出,中华新士林哲学异于唐君毅、方东美及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的哲学体系,却可以从儒家形而上学中注重他者的观念出发,整合西方近代哲学由现代性导致他者丧失的困境。
在本地化思考与探索甚至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在当前这种困境与混乱中把基督信仰本质厘定出来?蒙高维诺主教,利玛窦神父,刚恒毅枢机都是在健全的信仰中推行天主要他们做的本地化事业。
山西晋中教区马宝刚夫妇的不幸遭遇亦是如此,真可谓:冰霜雪窖覆人生,身陷困境嘶长鸣,抱怨苍天不公道,信仰仿佛一场空。主之恩光照心灵,灵性生命终苏醒,感悟一切皆主恩,立志回报献余生。
虽然从规模上,无法相比,但所处的困境和体现的献身精神都极为相似。这也是艾伟德最为感人的一幕,她的壮举在1950年代震撼了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