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六天课程,紧锣密鼓、精彩纷呈,自始至终有两位修女和本堂苏圣意神父的陪伴和操劳,大家感到格外的温馨如家,期间,大训堡堂区不断有教友为学习班送来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用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原教区茨林堂区九十岁高龄的兰哲一神父与回家省亲的服务于上海教区的吴宣传神父
,紧张而有序,无论是圣堂还是课堂、餐厅或宿舍,处处散放着基督内圣爱家园的芬芳,特别是每天的课前手语赞美和晚间的灵修活动,都给每一位参与者一次次的信仰的提升和心灵上的圣洁,本堂区教友也积极踊跃地参与并为学习班送来了米
见惯了各种如火如荼的学习班,也习惯了形式多彩多姿的各种祈祷会,当这两个人推开店门,操着一口不太熟练的普通话站在我面前,连比划带说地告诉我:我们想告诉你上帝的话。
有烦恼了,找代母、老教友聊聊天,还可以随时联系神父谈心;遇到大的困扰和问题了,还可以随时办告解;觉得需要充电,那就选择适合的讲座和学习班去学习。总之,就是去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日子。
学习班在15日晚间隆重的朝拜圣体礼中圆满结束,人人为之感动、感恩,期待着下一期的学习和充电。
当天参加座谈会有70多人,除了堂管会、爱心会的负责人外,其他大多数是圣经学习班的成员、成人再慕道班的成员、唱歌班的成员以及经常来参加弥撒的老年人。
奠基教会的未来夏神父到任后的当年8月,集中了全堂区大、中、小学生及慕名而来的外地学生108人,在风过山堂口办了10天信仰文化交流学习班。第二年8月又集中80多名学生办班,这次持续了半个月。
事实上现今不少神长已经认识到这种局面,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适时开展各类青少年教会知识学习班、青年联谊活动等。通过加强对下一代的信仰教育,培养圣召,这是解决目前圣召危机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该年7月末8月初,参加了华北区大专院校毕业生暑期学习班,班主任是当时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刘澜涛。虽然王芝如大学毕业后有了就业意向,但因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最终错过了在北京教会学校教书的机会。
于是1998年年底,戎修女去北京进修英语,一年后参加托福考试,2000年10月戎修女开始了菲律宾的留学生涯。五、充实的求学生活戎修女是个极爱读书的人,学习再辛苦为她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