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我,远离教会的浪子重新投入天主的怀抱。我祖籍吉林。在我的曾祖父以前我家就是奉教的,算起来到现在已经有六、七辈了。
我的父亲是三男,方豪就是我的二伯父。方豪神父祖父行医为生,后率全家皈依天主教。伯父也由此入修道院修道,成为一名神父,他爱好历史,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历史学者。
我发现司铎似乎是一个奥秘。是什么让一个热血青年甘心放弃一切?我尝试着寻找答案。这不是来自宗教的狂热,更不是来自盲目悲观的看破红尘,而是一种来自他们灵魂深处的吸引!
教宗在讲话中谈到他不久后将前往土耳其访问,他此行的渴望是克服仍使天主教徒与东正教徒分离的障碍。教宗强调,若没有内心更新,则不会有真正的大公对话。
’走廊内的其他人,所有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麻痹的,或许会说:‘是的,主,我愿意!
「生态皈依」这一词于二零一五年在教宗方济各另一篇文件中,重新出现,就是教宗著名的《愿祢受赞颂》通谕的官方训导的一部份。教宗引述指,圣方济是他通谕的灵感。
双喜临门,我远在万里之外,客观原因,无法参与。
在即将结束的2015年中,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通谕和巴黎气候大会把气候危机引入舆论的焦点。
这一天是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教宗的要理讲授自然以耶稣的苦难为主题。他强调,在耶稣的苦难奥迹中,我们看到全人类的痛苦,他们藉着耶稣的复活将获得救赎。
记得我读初中时,家父是会长,宗教政策刚开放,教会一穷二白,我家便是接待教会人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