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信函中为全球司铎提出一个简单又具体的圣化途径,这个途径当然是以圣维雅内为典范。教宗首先指出司铎为教会、乃至为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恩典。
在本星期将临期第二主日的福音(谷1:1-8)中,洗者若翰回应着依撒意亚先知的话,呼喊“预备上主的道路,修直祂的途径”。但是,若我们的生命时常如同迷宫一样的费解和复杂,我们如何“修直”天主的道路呢?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遵守天主的诫命,善用天主所赐的得神恩的法子,不断地向耶稣基督学习,日益相似他的宽宏大量,仁爱慈悲,温良谦卑,怜悯宽恕,甘愿为自己和他人的罪过作相应的补赎,勉力跟随救主背十字架,参与他的救世工程
蔡主教还指出,当今科技的进步是不断满足人外在的方便,却忽略了人心的深层渴望。
特别是我们中国,受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无论在科技文化领域,还是社会生产领域,其发展速度之迅猛,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作为经济强国正在崛起是毋庸置疑的。
教宗说: 首先因为目前时代的特性是科技思想占优势,教育人而不仅仅训练人不是想当然的事,而是一个选择;其次,相对思想的文化令人萌生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教育仍旧有意义吗?还有,应该教育人什么?
网络也凭借着全球海量信息,吸引着全球海量参与者,通过宽带综合业务,服务于教育、科技、经贸、商业诸领域,帮助人查找并存储各种信息、知识资料,由此而演进的电视点播、电视电话、电视会议、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
在一个直到不久前仍难以想象,如今却由科技敞开新远景的世界中,信仰还有意义吗?相信天主在今天又有何意义?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对上述问题逐一作出解答。
教宗首先从旧约创世纪谈起,使宇宙万物和人的起源这一课题在创世纪和科技的信念之间建立起关系。教宗强调圣经不是自然科学的教科书。
这种精神使下列世事成为不予考虑或是不该做的: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滥用科技,而不考虑地球上的资源状况及其再生的可能性;对人与人之间公正与和平关系的漠视,通过战争对文化和环境的破坏;在消费至上的社会中,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未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