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到作者的历史背景,决不可断章取义。有一位神父说过:我50多年的生活经验中,圣经是超性生命的唯一力量源泉。我已从头到尾读了100遍了,觉得越读越喜欢读,每次如同读新书一样。
(作者系圣多玛斯宗座大学教会法博士)
然而,他也指出:「一百八十多首作品,乍看量数不少,但看到作品的内容后,喜忧参半,喜的是还好有一些佳作,忧的是更多参赛作品的作者显然未经过深思熟虑!」
回想当年,士江神父创立信德室殊为艰难,困难重重,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简直可以用奇迹二字来形容,应该说,她的成长有赖于天主的护佑,圣神的引导,圣母的眷顾,有赖于广大神长教友的关怀和支持,有赖于广大作者、读者和各位通讯员的关爱
庄现超老人便是此块天地的负责人兼作者。在我读完他橱窗里的所有文章之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决定认识这位老教友。庄老出生于世代天主教家庭,年过七旬,是一位退休在家的老校长。
这七位修士即:未来的宁波教区主教戴福瑞(Devèbvre),多年担任嘉兴文生修院院长的戴理恩(Sepiter)神父,在保定和天津传教多年的高而谦(Cornet)神父,《遣使会在华传教史》作者樊国阴神父
欢迎各地作者和学者撰写针对时弊的短小精悍的评论,也欢迎读者积极回应。8月26日,内地某司铎涉入命案震惊中外教会。
“信德”每年都不惜花重金举办学习班,培养一批又一批作者、通讯员,例如张公显、王崇喜、张多默、刘文锦、梅乘骏、侯科彦、卢景荣等,更拥有一批新秀,如文萱、黄鹂、张健、寇宏广、思葭、徐革新、张建功等等,这就保证了稿源的丰富和质量
教宗说,圣咏的作者在其它篇中也表示过上主是他的福份,他的产业:上主,你是我的产业,是我的杯爵。(咏16,5)。
可以看出作者在误导读者,听命可以摆脱责任,不管你听的是对的命,还是错的命,都与自己无关,都没自己的责任,只要听命,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能升天堂,与我们教会的道理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