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於是解释喜乐的三个方面:首先是源自宽恕的喜乐,上主已撤销了对你的定案。教宗邀请大家喜乐,不要过个不冷不热的生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已被宽恕。这是基督徒喜乐的真正根源。
教宗说,虽然如此,教会仍把达味尊为圣者,因为他让上主改变他,宽恕他。他悔改了,他有一个不是那麽容易做到的能力,就是承认自己是罪人。第一篇读经中的重点是达味被羞辱。他的儿子阿贝沙隆谋反,反抗他。
在讲道中,教宗首先表明,「上主始终记得祂的盟约」。上主从不忘记任何事,唯一的特例是:上主在宽恕后,会忘记人所犯的罪过。「上主的忠信在于记忆:祂对亚巴郎信实,因为祂记得自己的许诺」。
上主知道退到原先状况的诱惑对我们是何等的强烈。但正是在此时,在伯多禄感到失败的时候,耶稣来了,并重新开始耐心地与他相遇,称他西满,这是伯多禄首次蒙召时的名字(15节)。
循着这条道路,教友应以兴奋欢悦的心情,在圣德上进步,以智慧与容忍去克服困难(六)。
循着这条道路,教友应以兴奋欢悦的心情,在圣德上进步,以智慧与容忍去克服困难(六)。
教宗引述‘他们对我转过背来’这句话,讲解说:这是上主的痛苦,天主的痛苦。这现状也出现在今天的福音中,当时的人,尤其是人民领袖,像瞎了眼睛一样,对天主视而不见。
天主探望子民具有更深刻、更新颖的意义,也就是说上主特别临在子民中间。教宗说:上主走近了群众。临近的天主能够明白祂子民的心思。当耶稣看到那队伍时,便走近他们。
世界主教会议的神长们蒙召「为上主的葡萄园劳作」,为天主的梦想,即天主子民辛勤工作。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耕耘这梦想必须怀抱「含忍且忠信的爱,细心照料」。
1940年至1945年,纳粹在这些集中营以各种方式杀死150万欧洲不同国家的国民,其中犹太人就有上百万,其余的包括吉普赛人和苏联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