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自卑感、追求优越是每个人都固有的。正常人一旦体会到自卑感,就力求补偿不足,并力求完善,成为进取的动力。
一天赚一个德纳就够了,我们不应该用全部的生命和时间去“赚取德纳(金钱)”,人还要有时间去行爱德,去欣赏天主的美妙造化,去和其他人友爱来往,还要去追求灵魂的圣善和天堂的永生。
所有关心此运动的人,都应对此有清楚的认识: 一、个别成员片面地追求“圣神奇迹”、“神恩”(如异语、先知话、治愈),忽视了信仰中最基本的爱德和信德。
然而,许多时候,我们只是追求了“外在的美”,却忽视了人“内在的美”,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各种化学药品和衣物等装饰塑造出来的昂贵的“塑料美”。
因着缺少对天主的信仰,或者受到偏差的理念影响,许多人甚至以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进入到所谓的“上流社会”。
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的基督徒生活,也要遵循自然成长的规律,在追求天主的智慧和恩宠中健康成长。
由于缺乏对天主的信仰,现代生活中的有些人被牵动或者唆使着追求缺少生命的“塑料美”,不仅看不到人,看不起人,也看不到自己,内心脆弱而充满了自卑。
他们诚恳追求和平,却找不到途径。请看,对和平的思念,对和平的愿望从这拥抱中明确的表达出来。
其执着的追求、高尚的人品和无私的奉献是她为社会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辈珍惜和发扬。
她说:我现在穷得只剩下信仰了,我再不好好地去追求,我活着还干什么呀?听后,立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句话,我现在穷得只剩耶稣了,我再不好好地去追求他,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