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特里萨和修女们帮助穷人、收养弃婴并建立“儿童之家”的善行并不是广为人知的,在她们为那些流落街头的贫病者和一些只能再活几个小时的垂死者建立“临终关怀院”之事被广泛报道以后,全世界人民才知道在印度的土地上,有一个对所有穷苦人都无条件尊重的特里萨修女
到了禧年,先前变穷的将重获生活所需,先前变富的将归还从穷人那里索取的财物,其结果将是一个基於公平与团结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自由、土地和金钱成了人人共享的财富,而非只属於少数人,就如现在发生的那样。
当时的陆伯鸿,是上海滩巨富,却经常来到新普育堂探望病人,甚至系起围裙亲自服侍病患,他还叫几个儿子站立在旁,用自己的亲身行动教育他们,让他们学会如何善待穷人和精神病人!
任何人回溯华语乐坛,上穷碧落下及黄泉,都不可能避开这个名字。
俗话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笔者也曾读过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在天安门上的几句对话:皇帝自豪地说:我国的百姓就如此之多,熙熙攘攘,来来往往,陆陆续续,接连不断。
在祂神性中,祂已经看到我每一次领圣体的时候,也包括其他所有的人,直至世界终穷。所以,在耶稣的最后晚餐中,我也是参与的一份子。它不再是过去的历史,和我的生命没有关系。
我把我娃都托付给你……”父母对我们寄托很大希望,再穷也要供我们读书。一天,几位神父和我母亲闲聊,问她,你把你娃供到什么时候?我母亲毫不犹豫的回答:“都上大学。”
1696年,沙神父由于见到当地儿童缺乏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召集了4位少女帮助他教导儿童,以及照顾村内的穷人和病患者。后来很多青年因为见到修女们的热诚,所以都纷纷加入服务的行列。
之三玛利亚,耶稣之母,让我心如你心,如此美丽,如此纯洁,如此完好无瑕,充满如此的爱与谦卑,让我能在生命之粮里领受耶稣,如你爱他一般地爱他,在他化身为穷人中的穷人的悲苦身形中服侍他。
总之,他们都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信仰:行圣事、帮助穷人和最有需要的人、照顾孤儿、吸毒人员、曾经做过监牢的人;不断推动维护人权以及发展的事业或者仅仅是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