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基督徒占中东人口25%;现在已经不到4%。需要避免恐惧。与实践非暴力的穆斯林合作,以建立一个基于公民身份和包容的地方。贝鲁特(亚洲新闻)-为阿拉伯人,对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
天主把他的大事交托在他们这些特殊的人物手中(参阅玛25:21)。但所有这一切还不够,根据耶稣,为那称我们为他而存在的人来说,这还不够,他愿意我们再进一步,超过自己的善和计划:他愿意我们做朋友。
圣经中其他一些章节也支持这一教义,包括玛窦福音12章32节,其中,主耶稣说道:凡出言干犯人子的,可得赦免;但出言干犯圣神的,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这些话就已暗示,在来世,罪过仍可得到赦免。
天主借着先知依撒意亚说,“人要称他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这位由圣神受孕、童贞女诞生的男婴,到底是什么人呢?他是“神”,与我们“人”同在!
圣史玛窦记述,洗者若翰在狱中听到了耶稣的所言所行,就派遣他的门徒去问耶稣是否祂就是默西亚。耶稣就以自己所行的标记作出回答:瞎子看见、死人复活、穷苦人得了喜讯(玛十一2-5)。
第27届世界病人日徽标(梵蒂冈新闻网)圣座元月8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2019年世界病人日文告,主题取自《玛窦福音》记述耶稣首次派遣十二宗徒传教时说的话:你们白白得来的,也要白白分施(十8)。
教宗省思耶稣的山中圣训(玛五1-11),指出耶稣以祂的真福八端“启发”了基督徒和“许多非信徒”的生活。
玛窦福音第20章(25-28节)指出,要成为领袖(君王)必须先放下自己,成为仆人去服事他人。领袖的条件:领导与管理是两种不同的才能,我们只能管理一些事物及情况。
随后,教宗提及《玛窦福音》中一个农人偶然发现埋在地里宝藏(参阅:玛十三44)的比喻时强调:“天主会在突发事件、偶发事件中工作。”
教宗在念《三钟经》前省思了当天的福音内容(参阅:玛九36-十8)。他重复念圣史玛窦描述耶稣派遣宗徒的一句话:“你们宣讲说天国临近了”。教宗强调,这个宣讲的中心是“不求回报地去做见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