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沟通及引导堂区成员热情参与,福传之门定会大开。中国教会在救主降生两千年及新世纪中,一定会大放光彩。让我们共同努力,健全我们堂区的组织,让她成为一个信仰活泼、互爱互助、努力推行牧灵及福传的共融团体。
因此圣堂又被认为是天主的住所:“这地方多么可畏,它是天主的殿、也是天上之门,并且应称为天主的宫殿”(圣堂祝圣日旧有弥撤经文进堂咏)。
尽管进堂铃声响了,我仍不忍放下“信德”,紧紧地捏在手里,以弥补我多年来,一直盼望有宣扬信德福音的心理安慰。
这个‘存留’,对我们而言是信德,对天主而言则是施予恩宠的圣神。信德是强劲的!我们的信德就是战胜世界的胜利!我们的信德无所不能!它是胜利!
屈指算来,我结识“信德”已经8个年头了。8年来,每当印有油墨香味的信德小报映入我的眼帘时,我干涸的心灵犹如小鹿渴慕溪水一般。
借此机会,我再次重申2012年10月11日颁布的《在信德上站稳》牧函的训诲,“我严肃地提醒每一位兄弟姊妹要保持信德的完整与一致。
为了让朝圣教友多多了解教会文字福传的前沿阵地———“信德”,我要求广播室内两名女青年全天候向朝圣地教友们广播摘读“信德”,"福传广角"和"信仰园地"版的文章。"
信德文化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曾分别与宗教界、学术界和民间组织先后举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相关的论文集《信德学刊》。2002年8月24-26日,信德文化研究所在石家庄举办宗教与环保学术研讨会。
我是1994年开始读“信德”的,当时的版面虽小但内容丰富。我觉得“信德”很好。它将天主的旨意一点点渗透到每一位教友的心田,对灵修、信仰生活和传福音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是一个老年新教友,很遗憾“信德”问世时我没赶上,后来偶然间从朋友那里获得一份两份的,我便爱不释手,我每天除了参与早弥撒的读日课以外,“信德”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伴侣,学习中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