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据亚洲新闻讯三十三岁的若望神父是继两位正在巴基斯坦传教的耶稣会士后的第三位耶稣会传教士。
像圣枝主日、圣周这样的时刻能给所有基督信徒和我们的传教士在困难中继续努力传教带来力量。对一位传教士来说,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是在计划之中的事。因为如果没有困难我们就不会留在这里。
由于传教士严重短缺,修会未能立即成立传教站,只能将部分青年圣召送到菲律宾进行培养。十年后,这种方式已显露出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目前,他们中的三人已晋铎、另外两人即将按照天主意愿领受铎品。
“修会强烈感到了会士日益深刻意识到了献主会传教士的身份。唯一缺乏的,就是心灵的彻底改变。我们认识到,我们做为传教士的生活方式应该进行彻底的改变,以便达到共同生活得更加和谐的目的。
念经前,他勉励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以开放的心”来祈祷,祈求上主向世界各地派遣传教士。
圣胡尼佩罗·塞拉(1713年-1784年)是西班牙方济各会传教士,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多个传教站,帮助数以千计的美洲原住民皈依基督宗教,并引进新的农业技术。
据《宁波市志》记载,明崇祯元年(1628年),应鄞县教徒王芳济(1624年在北京入教)的邀请,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费乐德从杭州来宁波传教,发展了教徒80余人,其中王方济一家25人。
大家都看到中国教会的需要,在天主圣神的推动下,1839年,南京教区(上海教区的前身)98名骨干教友聚会于松江张朴桥会口,由神父王若望、张西满带头,用白绢向教宗写请愿书,要求派遣主教和传教士来中国协助传教
11位传教士参加。其中葡萄牙籍神父5,分别是曾德昭、阳玛诺、费奇观、李玛诺、黎勃劳。比利时籍神父一人金尼格。意大利籍神父5人,龙华民、郭居静、艾儒略、毕方济、高一志。
课程对象是来自各大陆未来将在拉丁美洲从事传教工作的传教士。此外,课程过程中还将为他们介绍拉丁美洲和玻利维亚的风土人情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