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肋撒修女即将于二OO三年十月十九日荣列真福之际,由印度的纳文·沙瓦拉撰写的仁爱会德肋撒修女的生平,将被翻译成坎纳达语出版发行。
题为《真福》的记录片,全长十七分钟,共有英文、印度文和孟加拉文三种文字。它以纪实的手法,向人们介绍了德肋撒修女被世人所爱戴、并得到普世教会崇敬的原因。
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公署介绍,二O一五年九月二十六日,以色列的基督信仰团体纷纷聚集在约柜圣母朝圣地举行感恩圣祭,其间还采用了犹太文圣歌。
晚7点后,文致和主教与20余位神父、修士齐集餐厅,正吃晚饭,日军忽然闯入,用枪口对准他们,先绑了艾德辅理修士,又绑了主教文致和。
向她介绍情况的是第二届利玛窦志愿者韩彦昭。刚开始她并没有想来参加。后来,在参与弥撒时,总感觉神父的讲道句句是在暗示她应该前去。
参礼的主教(左起同长平主教、韩纪德主教、霍成主教、党明彦主教、余润深主教、韩英进主教、宗怀德主教、李晶主教、轮椅就坐童辉主教)祝圣礼仪由陕西省汉中教区余润琛主教主礼,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渭南教区同长平主教
传教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也应该让中国人有所了解,像文致和主教及同伴的事件非常典型,但有多少人知道呢?
后来约在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德籍文神父调到沂水城传教,当时这里的百姓生活贫困,村民被教会慈善的事业所吸引,领洗进教者不断增多。之后,牛心村的会长侯兰带领教友砸了土地庙,全村村民都领洗进教。
近读“信德”副刊登载“扬州的两块拉丁文墓碑”一文,获悉1951年扬州拆城筑路时,文管会专家耿鉴庭先生在南门城根里发现了两块元代的拉丁文墓碑,以及一块刻有汉文的残存圣井栏,上镌“圣井,至元二十六年(1289
文致和主教等九人当晚在全体被火焚烧了。惨案发生后,经过一系列的交涉,日军最后迫于压力,为此事道歉,被保证此后类似事件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