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并非「外在装饰的美观问题」,德行要求「根除内心的邪念,真诚地寻求善」。「即便生命伦理的领域也有尊重人的基本准则,但这些准则不足以使人圆满地实践善。
因此,真正的基督并非如我所说的那样,而是我所体验的那样。龙基神父最後总结道:我们不是天主与人类的媒介,真正的媒介是耶稣。我们应该效法洗者若翰,为基督预备道路,然後给祂让路。
这两位教友与大家一样,不是完人,在生活中也并非样样完美。但就事论事,至少在学圣经这方面,她们是每个教友的好榜样。你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好榜样!你注意过吗?有没有一点点感动?
‘神父,你说的很对,可是事情并非那麽简单。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做。有人对我说,那里有一位预言家,我去了那里;我也去找算命先生,他给我算了一卦’。你若做这事,你就不是跟随耶稣!
由此可见这位老师的致辞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人生诱惑千奇百怪,稍有疏忽放纵,便会误入歧途、丧失良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终导致误己害人的结局,而当事者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聪明能耐,是自己的成功与幸福,其实他们早已跨越人生底线
拉匝禄(Lazzaro)这名字的原意是天主帮助,以它作为穷人的名字并非偶然,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提示,提醒富人要记得天主。然而,富人对此充耳不闻。
耶稣善牧的喜乐并非一种为自己的喜乐,而是为他人并与他人共享的喜乐,爱的真正喜乐。司铎因天主白白赐予的慈悲而焕然一新,他也要白白地分施这慈悲。
粮食匮乏不是正常现象,不是一个数据;它并非天经地义,也非必然之事。就在这21世纪的今天,许多人仍遭受灾难,这正是因自私和资源分配不佳,以及粮食市场化造成的。
我的引退并非迫於事件的压力,或者是一种无力面对这些压力的逃避行为。本笃十六世感到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下降,以致确实无法胜任领导教会的责任,於是提出辞去教宗牧职。他觉得应该这样做,而且这很正常。
针对在当天庆祝慈悲禧年的无家可归者,教宗表示:我们今天一谈到遭受排斥者,便立刻想到具体的人;他们并非无用之物,而是宝贵的人。天主把人置於受造界的顶峰,可是人却常常被丢弃,连眼过烟云的事物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