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儿搬来了桌子、黑板、书籍,张贴海报,老乡王林科老师也赶来帮忙。一切准备妥当后,我让女儿和她的朋友照看着,自己和王老师也上楼去参与弥撒。在这期间,女儿已卖出了几本书。
祖父一生出版了几十本书籍。三十年代著作有:《文学生活》、《艺术三家言》、《音乐ABC》、《歌剧ABC》、《到音乐会去》、《都会交响曲》、《新都巡礼》等等。1937年,被杨家骆先生列入《当代名人图鉴》。
此外,也应爱护和善用“内有《圣经》段落的书籍”,不应使用“纸张、影印件和辅助工具取代礼仪书籍”。
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书籍和电影以基督为题材,但反观与基督最为密切相关的信仰环境,却有人把基督拒之门外。坎塔拉梅萨神父问道:「在欧洲和其它地方自称是『信徒』的人所相信的究竟是什麽?
(若1:38)利玛窦对儒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儒家学说与基督宗教有着许多共同的价值观。根据儒家学说,人际关系中的五伦,需要以“仁”来尊重和培养,以保持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读书的时候偶尔在堂区看见教宗的书籍,他的讲道直入人心,字里行间都是对教会的爱、对天主的忠诚。最后一次见到教宗,看到的是他的灵柩。这位伟大的教宗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这位众仆之仆终于获得了天主的国度。
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聋哑学校看望残疾儿童,并给他们送上书籍等礼物。他还经常委托朋友打听哪里有身陷困境需要帮助的人,只要知道了,他就千方百计地去帮助。
神父撰写了许多关于奉献生活议题的书籍,包括培育和法律方面的内容。
最后诺伊豪斯神父说:「继这本书出版后,我们的目标是出版另两册书籍:『认识教会』及『教会礼仪年』,目的都是为了陶成儿童,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他译著了《归向上主之路》《克劳斯——袖珍国瑞士的大圣人》《依纳爵•罗耀拉》《假如孔子遇见耶稣》等多本深受欢迎的书籍,并以自己的生活、工作为信仰作了鲜活的见证。2月14日(柏林时间)因病安息主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