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选择在最贫穷、最淳朴的以色列民,来降生成人,进入人类的世界。然而,在耶稣诞生的情景中,三位贤士的出现强调了一个真理:基督降临是为了向所有人提出救恩和恩典,不论其种族、文化或社会地位。
耶稣提醒身为以色列人老师的尼苛德摩,甚至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前行时也曾心怀惧怕。他们过于忧虑,以至于怕惧以毒蛇的形式出现(参户21:4-9)。
半年的慕道期之后,宁顺卓本来是可以在西直门教堂受洗的,但是他渴望亲自去以色列在约旦河受洗。这样的愿望天主很快为其成就了。
教会愿意经由一片辽阔的视野,引导我们沿着救恩史的道路,也就是从万物的创造,经过挑选民族,以色列选民的获得自由,直到先知的见证。因着这些见证,整部救恩史越来越明显地走向耶稣基督。
圣经中以色列有十二个儿子(创35:22),十二个支派(创49:28);十二个首领(户1:44);大祭司的胸牌上有十二颗宝石(出28:15-21);从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城有十二个城门,门上有十二天使,门上写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
昔日天主与以色列民立约,在他们当中委派祂所召选的人,在人民中以祂的名义履行先知和司祭的任务。
“缺少希望”就像在荒漠中的以色列对以前那种奴役的怀念,阻挡以色列前进。
救恩史中,在以色列时代,在教会内,先知一直受到迫害,因为他们说:你们走错了路!返回天主的路吧!而这让那些在错误道路上拥有权势的人感到不快。 教宗说:今天的福音非常明确。
何止是全(以色列)民族,而且更是全人类的大喜讯!基督耶稣降生,受苦受难,死而复活,让我们有限的人类,凡是真心追求真理,充满希望的人,都对未来有了充分的把握和保证!
你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以色列子民。你们离开了子民,成了智力的贵族。教宗警告说,这种态度使心灵关闭,这些人背弃了自己的民族: 这些人已经脱离了天主子民,因此无法相信。信德是天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