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香港:香港天主教在大中华四城市中对社会影响力最强
2013-10-05

参与研究的社会学家包括澳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郝志东、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陈慎庆及讲师谭翼辉,以及国立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郭文般。

教宗三钟经讲话谈本周内教会两个节日的意义并为伊斯兰教徒误会他的讲话内容感到遗憾
2006-09-19

9月12日下午,教宗在德国巴伐利亚邦牧灵访问行程中,在他昔日讲学的里根斯堡大学向学术界发表演说。演说的主题是《信仰、理性和大学:记忆与反省》。

土山湾的拉丁语教学与震旦学院
2008-10-30

马相伯回忆道:“当时蔡孑民先生在南洋公学任教职,要跟我学拉丁文,我告诉他:拉丁文在西洋已成为骨董,大学而外,各学校都不太注重,中国学者更没有学习的必要。

黄伯禄与《中国大地震目录》
2008-10-26

1915年10月,年轻的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现一本作者名为“天主教司铎黄伯禄斐默氏”的《集说诠真》(上海慈母堂藏版),于是在日记中记道:“此书盖为辟多神迷信之俗而作。

地下被困69天获救 精神力量扮演重要角色
2010-10-17

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精神性、健康和宗教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艾尔特梅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所有人都在涉及生命以及生命给予我们的东西上有着这些基本的、深深的信念。

濯足礼——人性化的关爱
2007-06-25

今年4月3日(圣周二),位于韩国首尔西大门区的明知大学的大礼堂里,出现了令人感动的场面:68岁的大学校长郑根谟率领55名教授用脸盆接水,为即将走向社会的3500名学生举行洗脚仪式。

教宗在亚松森主持弥撒:基督徒应是一个好客的人
2015-07-14

祭坛顶端是一个巨大十字架,两旁是用玉米粉、南瓜子和葵花子镶嵌的亚西西圣方济各和圣依纳爵·罗耀拉的画像,这是对这两个首次将福音传入巴拉圭的修会表达敬意。

教宗在亚松森主持弥撒:基督徒应是一个好客的人
2015-07-15

祭坛顶端是一个巨大十字架,两旁是用玉米粉、南瓜子和葵花子镶嵌的亚西西圣方济各和圣依纳爵·罗耀拉的画像,这是对这两个首次将福音传入巴拉圭的修会表达敬意。

台湾:台北总教区推动读经成为“每日第四餐”
2011-03-29

这位耀汉小兄弟会越南籍会士指出,弥撒中的圣道礼和圣祭礼是同样重要,教友必须参加全弥撒。

福传有感
2011-04-02

在《祈君为代母》致林老师的信息中写道:屈指来堂已两年,林老关怀照顾详;报刊书籍常送我,文章意深入脑帘;天主慈爱蒙护佑,耶稣圣教耀千秋!不尽枚陈繁体贴,由衷感激铭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