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穴内的希腊小堂和圣母抱耶稣圣婴的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画中先知的左手握有一个书卷,右手则指著一颗星,似乎在表达巴郎先知的预言:“由雅各伯将出现一颗星,由以色列将兴起一权杖”(户廿四17)。
教宗最后引述《出谷纪》中梅瑟为以色列子民央求上主把苦水变甜的事迹(参阅:十五22-25)。教宗指出,圣洁又忠信的天主子民「懂得陪伴并照顾他们的牧者,知道牧者的苦涩,并为牧者们祈求上主」。
在几乎空荡的圣殿里,人人手持圣枝,宗座祭台前放置了橄榄树等植物,重现以色列子民迎接耶稣进城的一幕。在讲道中,教宗首先点出天主子「取得奴仆形体」,并「在服务我们的过程中拯救了我们」。
耶稣特别“召唤他坚固众弟兄的信德”,因此伯多禄的经历是一段“开放、获得自由、折断枷锁,以及走出紧闭的监狱的历史”,如同以色列子民脱离埃及奴役的重轭那样。
在旧约的先知书中提及以色列地区,原有这样流行的俗语:“祖先吃了酸葡萄,而子孙的牙酸倒。”(耶31:29)表示祖先的过失及罪恶,子孙要承担。
(则33:13)况且耶稣所从事的是一个伟大的集体末日运动,他认为他不是被派往“正义”、“忠诚”、“纯粹”人士的团体,而是被派往整个以色列团体的。
昔日梅瑟曾上西奈山领受天主的法律,把它带给以色列选民。耶稣则是从天降下,为沿着爱的道路把我们带到天主那里的天主圣子,他甚至就是这条道路本身。
(泰戈尔,吉檀迦利7)为了让以色列子民听到天主以“厄玛奴耳”(意即:上主与我们同在)的身份降临的消息,若翰必须首先要空虚自己,并控制着自己的自我。
在他的日子里,犹大必获救,以色列必居享安宁;人将称他为‘上主是我们的正义。’”(耶23:5-6)每年圣诞节,我们都会虔诚地庆祝救主耶稣基督的诞生。
事实上,耶稣实现了以色列的希望:祂是应许给达味的后裔(参撒下7:12;编上17:11),使达味的家“永远蒙福”(撒下7:29);祂是叶瑟之根发出的嫩苗(依11:1),是“正义的苗裔”,将“以智慧和正义统治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