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从第三世纪开始,基督信徒就发展出对圣母的热忱敬爱,因为她为了完成天主圣子降生为人的奥迹而奉献出自己。这样的敬礼和当时有关基督这个人的热烈争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宗提到事件中的主角:匝加利亚和依撒伯尔,尤其是玛利亚和若瑟,他们焦急地期待天主的重大承诺和这一降生的奥迹。对奥迹的期待也牵动了第三千年代有信仰的人。
12月24日平安夜,厦门教区漳州耶稣圣心堂內外华灯溢彩,人潮如流,一切寻求心灵平安的人今夜不约而同地涌入圣堂,参加一场平安晚会、圣婴游行和子夜弥撒,共沾基督降生的洪恩,过一个完美的平安夜。
教宗继续说:天主降生成人,祂使我们的渴望成了祂的渴望,不仅是对实际的水的渴望,尤其是对圆满的生命的渴望,对摆脱邪恶和死亡的奴役的渴望。
现依照古代不同的礼书,把将临期的主题或意义归纳为以下几点:1、纪念天主子取人性降世的奥迹古代各地教会礼书中,将临期经文几乎均有一共同主题:主基督藉童贞玛利亚降生成人的奥迹。
教宗表示,若要看到贫穷,光是跟随伟大的理念并不够,还必须活出降生的奥迹。这是天主的奥迹,祂降生成人,祂为了把人举起,为了拯救人而死了。这些并非只是说得好听的话,而是我们作为教会蒙召活出的现实。
而这个深沉意义,可以从耶稣基督的降生为人看出来,耶稣基督如果仅仅要为我们相信他是天主,他大可不必大费周章地成了木匠的儿子,最后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只要出现在云端,就可以使我们相信是天主了。
祈愿今天的人们因着主基督的降生而获享持久的喜乐与平安。
神父在弥撒讲道中阐述了耶稣降生人世的意义,鼓励大家活出信仰,以实际行动敬主爱人。
自2000年始,每年平安夜,梵蒂冈礼仪人员都在教宗游行进堂之后,光荣颂之前咏唱《宣报圣诞喜讯》,即《主基督降生人间的日历》,作为救恩史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