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二者共享一个底层共识——人类需要某种超越性的精神坐标来规范行为、赋予生命意义。正如《圣经》以“天主的旨意”为终极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以“天理”“良心”为最高准则,两者都在探索“绝对价值”的来源。
我的专业主要是探究人的精神、内在的生活和超越的追求,用学术的语言来讲就叫终极关怀(更确切的译法是“终极关切”)。这个说法源于现代宗教思想家蒂里希,他说:“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
信德网讯为回应教宗四旬期祈祷、斋戒、施舍的文告精神,江苏南京教区今年设计定制了一款特别的储蓄盒——可爱的小别墅,发给各堂口,要求教友每人或家庭,每天投入一元,并颂念一遍天主经、圣母经
文章说,这不单是一则娱乐界新闻,如果我们把“林妹妹出家”放在一个宏大的时代语境下去观照:个人的宗教皈依、富人集体的精神缺失、现代人的精神焦虑……一应地都暧昧地纠结起来。
与福传新文化相配套的还应该有———福传精神———福传方式———福传战略。福传新文化的报道已经在“信德”第255期上详细阐述,我在此就有关其他一些问题,提出我的个人见解,请各位读者参考。
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制定2008年6月28日至2009年6月29日,为圣保禄年,是富有深刻意义的,他是要唤醒我们所有公教基督徒,激发起学习圣保禄使徒的传教精神,效法保禄使徒的芳表,为拯救人灵奉献自己的生命
教宗鼓励师生们珍惜学校150年来,所营造出来丰富的精神遗产,以教会的学术专长以及普世教会的经验,永远保持这个遗产。教宗也勉励学生们勇敢地追随耶稣基督,遵从耶稣的教导,使普世万民都成为基督的门徒。
教宗冀望把犹太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彼此了解和友谊的精神传递给新一代人。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即使在今天的教会,仍然是我们与我们的长兄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依据。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教区为一年一度的教区教育日选定主题——“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若10,14)。九月二十六日,为香港教区教育日,旨在借此鼓励教师和家长
神父领导全体访问团向7位老人拜年,神父、会长都讲了话,敬老院院长激动的说:“你们神父能来,我真的想不到,我一定向全社会表扬你们这种真爱人的精神。”有位老人高兴的热泪盈眶,不停地说:“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