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教友世家,母亲是一位很虔诚的教友,她在世时立下了圣善的芳表,她更是我们的好母亲。回忆天主在生命中对我的眷顾,真是一言难尽。在我12岁时,父亲去世,无奈之下,母亲
耶稣的慈悲生活是我们永久的榜样耶稣的生活中,显示了他对各行各业人们的慈悲之心。他以穷人为友,但也对富人、税吏、妓女、麻风病人、一位罗马百夫长,以及一位撒玛黎雅妇女,表示友善。
在课程中,更多是一两个人的陪伴和聊天,实实在在聆听他们的困扰,让信仰带给他们生活的一个新的可能性。这无疑让我的生活增添了麻烦,因为要为了顾及他们的时间,而牺牲我自己的睡眠和本来安排的事情。
在三天(23-25日)会议中,该团体举行会议和研讨会,当中他们也纪念比利时枢机安息44周年,他创立了「天主教劳工运动」,推动了生活反省的原则。
曾几何时,圣经离我们普通教友的信仰生活很远,中文圣书也少之又少,再加之弥撒用拉丁文举行,教友所能得到的信仰知识除了要求背诵的薄薄的《要理问答》,以及神父弥撒中有限的讲道,似乎只剩下老辈儿口传的一些正确不正确的内容了
除积极主动地参与弥撒圣祭和唱经班的活动外,她又热情地参与了郝家沟、付村等地的福传工作,成为了教会大家庭中真正的主人翁,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生活中。
一觉醒来是复活,生命诞生是复活,走出自我是复活,重新得力是复活;盲人看见是复活,瘫子行走是复活,囚犯得赦是复活,奴隶自由是复活;跌倒爬起是复活,病得治愈是复活,弃暗投明是复活,悔改新生是复活;万物总是在更新,生活处处是复活
耶稣说:“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我们可以加上一句:人生活不只是为了“做”。
孤儿寡母几个都算熬过来了,几个孩子也都成了家,就是生活比别人家差了一点点。
,2016年1月24日-2月2日参与者:隐修生活团体、宗座团体、使徒生活团体、在俗团体、贞修团、新兴团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