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一景(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5月30日主日在诵念了《三钟经》后,特别念及黎巴嫩和当地百姓。
犹太人这个名字原来是指南国的犹大居民而言(列下25:25);有时亦指犹太区的百姓而言(厄下3:35)尤其是自巴比伦充军之后,这个名字取代了历来所用的“以色列人”的名称。
教宗指出,由于耶稣规劝民众、治愈患者、教导百姓、施行奇迹,吸引众人归向祂,因此司祭长倍感焦躁。尽管司祭长受到子民敬重,但是子民并不亲近他们,「因为子民对司祭长没有信任感」。
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9月5日为纪念德兰修女逝世十周年举行弥撒及其它仪式,更有大批信徒在德兰修女的坟墓前聚集,向这位毕生克己舍身来救济贫苦无依百姓的伟人致敬。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予以热烈欢迎,并表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会员国将就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未来国际和平以及人类福祉等重大议题,作出关键决策。
教宗在唁电中表示:科尔总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欧洲坚定的支持者凭着远见全心全意地为德国和欧洲邻国人民的福祉贡献力量。他百折不挠地促进德国统一和欧洲一体化,努力推动和平与修和,愿仁慈的天主回报他。
最后,殷切希望“现正式通过的《新慕道者团体宪章》成为为教会服务的有效工具,继续为整个教会的福祉作出贡献。”
由于惧怕百姓,难以下手,便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耶稣的话上得到蛛丝马迹的把柄,好把他交在罗马总督比垃多的手里(路20:19-20)。
答:上主命令梅瑟带着长老,手拿击打尼罗河的棍杖,走到曷勒布的磐石前,并在那里击打磐石,使水从石中流出,供百姓饮用。问4:梅瑟给那地方起了什么名字?为什么?
使人不禁联想起两千年前,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盛况:耶稣骑在一头小驴上,披着大红的斗篷,人们手持棕榈枝,把衣服和树枝铺在地上,耶稣基督被耶路撒冷人民自发举行了恭迎国王远征凯旋的隆重礼节,全城百姓欢呼他重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