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出狱后的生活,兰神父感慨万分,他说长期的教难的确影响很大,大部分教堂被拆毁,有些教友背了教,有些教友虽没有背教,但不敢教子女信教。当他回到自己的堂区———茨林村时,有许多教友都不敢明显地接近他。
1969-1976年“文革”期间,忻州教会在各地购买的宅院,被各生产队出售,教堂或被拆毁或被占用。
文革中圣堂惨遭拆毁,本堂神父边振方身陷囹圄8年之久;修女韩敬贞、陈德英被打的死去活来;很多教友也因信仰受到迫害。但教友们忠于基督、忠于教会的心始终不变。
老教堂文革时期被拆毁后,铜钟留在了新教堂内,方主教亲自到小套教堂,与管理小组商议,由小套教堂本堂刘允山神父把老钟移交到教区博物馆。
教堂始建于1907年,殿堂占地850平米,但不幸于1967年被拆毁,后又在原址重建一教堂,占地715平米,系现今使用的教堂。小韩村教堂过去曾属北京教区管辖,后随着行政区的划分,现在归天津教区。
车辐浜天主堂是玫瑰圣母为主保的教堂,以前的老教堂在文革时期拆毁,现为1996年重建,1997年开堂的新教堂。(来源:西寺散人博客)
赵金良老人原来住的五盛公村,确实曾经建过教堂,解放后教堂不幸被拆毁,教友大多流失。大家分析,按照他说的吃过饼饼的情况,他小时很可能领过洗,否则,根据教会规矩,没有接受洗礼是不能领圣体的。
要知道在明清易代的前后二十年中,遇害的传教士就有八九人,信徒因乱丧亡的更是难以统计,各处教堂也都被拆毁。在纷乱年代中,作为一名女性,阿格奈斯能把贞女会看护好,其艰辛可想而知。
谷城十字山天主堂系清朝年间比利时传教士来中国所建,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可惜原建筑文革期间被拆毁,现在其遗址上新建了可容纳近千人的新教堂。
所有的教堂被关闭或拆毁。我的父母也因基督信仰被打成牛鬼蛇神,下放农村强迫劳动。临行前,一家四口人,只允许带两套行李,其他财物一律被没收。所派住的生产队是最穷、最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