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贪恋钱财是一种盲症:这富翁看不到那个饥饿、满身疮痍并躺在那里受屈辱的穷人。教宗强调,拉匝禄在死後才得到一种真实的公平,善弥补了他一生遭受的恶。
圣母玛利亚是受造人类中第一位肉身和灵魂一起升天者,她的灵魂与肉体一起升天这件奥迹是整个人类莫大的希望,对基督信徒的信德更是莫大的安慰,因为我们得以更坚定地相信现世只是暂时的过路,而今生的屈辱劳苦也将改变为来日的光荣幸福
耶稣受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亲身经历了孤独、鄙视、屈辱和残忍的对待。“人就是如此:我们致力于生命,向往爱和善,却也不断将自己和他人置于邪恶中,以致能陷于对人丧失信心的诱惑”。
这具有深远意义的时刻,让人联想到我们中国满目疮痍的历史,尤其是晚清,由于政府的无能使我们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战役中屡战屡败、条约里割地赔款,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屈辱。
因为你把这屈辱的刑具当作你的良伴,你要借着它拯救整个世界。而我自己,面对自己的十字架的时候,总觉得它太沉太重难以负荷,总想着要把它缷下,让自己轻松。
教宗说:我们要爱自己的仇人;祝福那些说我们坏话的人;以微笑问候那些不值得我们这样做的人;不要渴求自己受到尊重,反而以谦逊反抗强权;并且忘记自己所受的屈辱。 因此,枢机们应该作流淌天主爱德的渠道。
耶稣藉着祂所受的屈辱,直至死在十字架上,支付了盛宴的费用。这是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举动。每当我们注视十字苦像,我们应想到这就是盛宴的入口:上主!
,因为人的心态、处境和看待事物的角度千差万别,虽然都有好的动机,但这些好的动机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就拿处理站街女来说,有人主张重拳出击、彻底消除,借以净化环境;但有人也提出对她们的宽容怜悯,体贴其辛酸屈辱和更多的难言之隐
因为耶稣复活是我们信仰的中心和高峰,假设,我们信的耶稣仅是轰轰烈烈地活了33年,最后屈辱冤枉地死在十字架,而没有复活,如此,我们信仰的只是一位伟人,这样的信仰就会大打折扣。
(路23:46)他选择了坚定的信仰和救赎人类的使命,并让痛苦而屈辱的死亡成为一种神圣而崇高的爱和无私的牺牲。那么,我们如何面对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