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抗战时期全国各地天主教友积极救助难民
2015-09-11

天主教中华全国公教进行会总会长陆伯鸿教友,鉴于华北发生战事(抗日战争),遂与上海各慈善团体联合会及中国红十字会筹办收容所,得到当时的法租界内大医院及大学(广慈医院和震旦大学,今上海瑞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

2008北京奥运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去
2012-08-10

这个俱乐部的主教练彼得·布鲁格曼让丘索维金娜加入了他们俱乐部,并让阿廖沙住进了科隆大学医学院,还给了他们很多经济上的支持。

战场高处望云开
2003-05-26

199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同年参加工作。99年在英国留学一年,学的是临床麻醉,注册作临床大夫。我是5月6日走上非典一线的,当天我们就与外界隔离了。

怀念张有聚教友
2008-04-28

过了一段时间,在《保定晚报》上,我们看到了一则新闻:河北职工医学院一位大学生捐献骨髓与患者配型成功,成为河北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通过刊登的照片,得知这名大学生就是我堂区的教友刘鑫。

从佛教徒、新教徒到天主教徒与耶稣会司铎
2005-05-02

皈依基督新教高中毕业后,三治非常希望读医学院,因为在日本做大夫,收入就很高,但可惜三治三次尝试都失败了。当时,三治非常沮丧,感到生活非常不公平,他遇到了人生中极大的挑战。

一名医生的见证
2017-04-10

在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医学院读了中医内科学的硕士研究生,获得了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一种区别于基础医学的以临床实践为主的学位)。

抗战期间中国教会面临的复杂性环境和仁爱救助
2017-11-01

八一三事变之后,震旦大学将礼堂改为临时医院,医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们承担起救助伤员的工作,先后收治伤员1400余人。接下来,我略谈一下以于斌为代表的中国神职的努力。

忆美好的家
2009-04-13

果然,父母梦想成真,我们兄妹四人在上世纪50、60年代相继考上建筑学院、石油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大家莫不称奇,这是全能者为我们做了奇事,我们由衷感谢赞美主。

发生在圣诞节的真实故事
2021-12-23

这位德国士兵几个月前曾是海德堡一所医学院的学生,他能用英语与美国兵交流。他告诉美国兵说,因为天气寒冷,伤口没有感染,仅是失血太多,并无生命之虞,休息和营养会使他恢复健康。此时,彼此的疑心已开始消失。

青年关注教会“新视线”
2007-01-17

一2006年12月22号这天是冬至,在这一天我们山东泰山医学院的三位同学,首次在学校组织了一次泰泽共融祈祷,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有60多人,其中有3位天主教的兄弟姊妹,两位佛教徒,两位穆斯林,6位基督教的兄弟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