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修道人现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无论在教育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突飞猛进的发展,宗教比较自由了;修道人接受培育的机会多了,慈善事业也不断兴起,可是修道人服务的精神品质很差,教会的许许多多的男女修道者表现的人格都不够完善
4月6日,“宗教礼仪中国化课程研讨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主办。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莎主持会议并讲话。
如果我们按照《弥撒礼仪经书总论》、教会文献去做,实际上有好多问题我们就没有争议了。从中国教会的现状来看,我们对礼仪精神的理解还不够。此外,礼仪的推广也不够,这是中国整体的问题。
献县教区田双强修士肢体语言,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和礼仪生活中时常用到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鞠躬、握手、拥抱、鼓掌等等。礼仪生活中不仅是用口、用心,而且也用身体的动作、姿态来表达。
梵二大公会议说:“礼仪庆祝不是个人化的行为,而是与整个教会奥体有关……”另外,只要可能,有信友临在和积极参与的礼仪庆祝比个人化的或私人的庆祝更有优先权,更应受到重视。
四川修院办公室主任肖恩慧博士 1、礼仪是公众的活动,为了公众的益处人作为关系的存在,礼仪是表达团体意义的重要方式。
圣座礼仪圣事部最近一期的官方刊物《消息》(Notitiae),曾刊登了教宗本笃十六世今年元月十二日在梵蒂冈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慕道者团体”代表约一万人讲话的内容,以及去年十二月礼仪圣事部以教宗名义写给这个教会内部的团体的一封信
在讲课或是演讲中讲授礼仪中的音乐时,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友,是如何饥渴地想要讨论和澄清一些礼仪音乐上的疑问,甚至是基督教的朋友们,也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法国耶稣会士德日进的思想,其影响力已不复存在,但正卷土重来,而且是在一个不太可能的地方——中国。德日进与中国的关系,比他的众多读者所知道的更加深厚和具决定性。
陕西修院礼仪教授罗晓平神父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论述礼仪是灵修生活的泉源。每位信友要想在灵修上提高自己,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参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