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佘山山顶建造了一座六角亭,每边长各十一尺,高十尺,亭顶上一十字架,亭内供有圣母像,1868年3月1日,郎怀仁主教祝圣了佘山小堂和“进教圣母像”,该像是由中国刘必振辅理修士摹仿巴黎
五月是特别敬礼圣母的日子,在这草长莺飞,鲜花盛开的季节,我们陵上寺堂区一行45人在本堂段神父的带领下,到上海佘山圣地朝圣。伴随着玫瑰经的诵祷声和嘹亮的圣歌声,经过18个小时的旅程顺利抵达佘山。
信德网讯8月16日6时许,山西太原总堂教友一行200余人在本堂潘神父、刘神父的带领下乘数辆大巴在总堂爱德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下一路诵经祈祷,赴板寺山圣母堂朝圣。
信德网讯“圣玛利亚,仁爱母亲,我们的一切奉献给你”在悦耳的圣母歌中,海宁硖石天主堂140多位教友踏上了佘山朝圣的旅途。
信德网讯7月30日,包头教区青山区天主教堂神长教友赴磨子山朝圣。此次活动提前近一个月进行了筹划,近200人参加,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
信德网讯9月8日是圣母诞辰庆日,上海教友近300多人于9月5日提前欢聚在上海佘山中山圣母亭前,庆贺圣母的诞辰,图为教友们在圣母亭前虔诚祈祷并分享蛋糕。
9月8日是圣母诞辰庆日,上海教友近300多人于9月5日提前欢聚在上海佘山中山圣母亭前,庆贺圣母的诞辰,图为教友们在圣母亭前分享蛋糕。
而克苦在现代的信仰生活中也与它有着相似的命运。我们往往说,信仰主要在于“心”,或者托词教会法定大斋一年只有两天,或者干脆说克苦是中世纪的不人道的方法等等。于是“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便成了真理。
7.懒惰——勤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自古成功之人,都是十分勤奋的。小故事:《最后一分钟》成功唯一的秘诀,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朱苦拉”彝族语意:曲折的山道。在云南省宾川县西部的大山深处,在金沙江支流渔泡江的百丈深峡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彝族山寨——朱苦拉,静静地、又充满生机地存在了数百年。至今,古朴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