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是信仰奥迹的不断反思,探讨天主如何将自己向人类揭示。配合哲学的研读,神学在圣经和教会训导的光照下,不单让修生更明了自己的信仰,而且也准备他们向将来的服务对象真实地通传信仰。
同样值得我们探讨的是,为什么用油来象征圣神,以及我们可以从这一象征中汲取什么实际的经验。
这样的论战有助于神学的反省与探讨,也无意间提供了培养教父的园地。希腊教父为数比拉丁教父多,也比较有创意,有成就,拉丁教父的论述经常引据希腊教父的思想,唯一例外的是圣奥斯定。
祈祷唱经小组活动室真是人满为患,牛树青和马大超神父一个教唱一个伴奏真是配合默契,领导教友们由衷地唱出赞主的歌声;礼仪小组活动室内,教友们在负责教区礼仪活动的田愿想和赵奉献神父面前畅所欲言,分享和交流对弥撒礼仪的看法、观点及探讨弥撒礼仪本地化的问题
1933-1934教宗比约十一世谈及圣母对基督的救赎贡献时,指出她身为天主之母的角色,从伯利恒延伸到十字架下,探讨遍及圣母学的每一主题。1944圣母无玷圣心节成立。
这些无法用科学道理解释的奇迹,就是叫我们相信宇宙有一个造物主来主宰,来掌管,来设计的,我们人的智力无法探讨其深奥的宇宙规律,故我们应很好地顺从主的旨意,听从其教诲,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这本《我们的圣事》研讨了七件圣事的新礼(弥撒礼仪除外),但最后一章,也对教会的葬礼(虽非圣事)做了扼要的探讨。
交流会也好,网遇也好,大家遇见似乎并不是来探讨学习的,很少有人就某一篇文章展开交流,或者根本不想知道对方写过什么题材的文章。
与这位同学的交结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在上本科时曾经探讨过信仰,她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我们曾在操场上走了好几圈,但我还是没能说服她信仰天主——那位身为原始与终末的造物主。
遇到有人说了不妥当的话或做了不妥当的事时,不要骄傲地任意评判,而要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关注对方,倾听对方,找到事情的根源,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与对方探讨正确的说法与做法,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致伤害到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