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6)。为什么说今日之国人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
可是从上面耶稣的一段比喻中,觉得他怎么也会讲出这样严格的话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但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就靠妻子一个柔弱的双肩扛了下来,他们生活的来源就是靠她捡破烂、当小工维持。我第一次去到他们的家。一个小院落里,两间平房,一个窄小的厨房,虽然拥挤,但收拾得很利索。
从洛杉矶出发,往东走,本来只想走过那些没有电视和广播,或是电波尚不能抵达的荒凉村庄——在六七十年代,地球上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这是今天清晨的弥撒圣祭中,教宗方济各这样讲解了读经中年迈的保禄宗徒给弟茂德信一段。其中,保禄谈到了离他而去的、那些反抗他的宣讲并造成损失的。初次过堂时,没有人在他身旁,众人都离弃了他。
门徒们听了非常惊异,说:“这样谁还能得救呢?”耶稣注视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可能的,但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玛19:23-26)如今的时代,我们鼓励个性的发扬,肯定个人财富的积累对社会的意义。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母亲,因年老体衰而日渐丧失工作能力,其儿便千方百计想遗弃她。于是,狠心地背着她往深山里走去。
因为那说:“这是我的身体”,也是他的话见诸实行的又亲口说过:“你们看到我饥饿,而没有给我吃的”;又说:“你们没有给我最小的一个弟兄做的,就是没有给我做”。
主也这样规定了,传福音的人,应靠福音而生活。”我们的教堂,其建筑和维修要用钱;修士生的学习、栽培及教堂所用之水、电、暖费要用钱,等等,如同我们居家过日子。
若真是这样,祈祷就成了带有自私意味的举动。好像在说:‘我祈祷是为了过得好,如同服用阿司匹林那样’。不!祈祷并非如此。相反地,祈祷是愿意把一切事务都交托於天主心中的精神慈悲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