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袭击事件沉痛打击了脆弱的科普特教会,我们因而一同为殉道者祈祷;他们的血促进了本次大公会晤,东正教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也出席参加。
教宗首先论述感恩圣事的含义,以及梵二大公会议关於信友礼仪培育的训导。他说,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许多基督徒为护卫感恩圣事坚持到底,直至死亡,今天也发生同样的情况。
您在书中表示,我们应依照特利腾大公会议关于圣体圣事的训令来解读这项注解。理由何在呢?答:特利腾大公会议指出,在没有严重,而只有轻微罪的情况下,圣体能除去这个罪。罪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在耶路撒冷与白冷之间的启迪玛(Kathisma),相传是圣母临近产期与若瑟赴白冷登记途中曾歇息的地方,在厄弗所大公会议(431年)之前,该地已在8月15日庆祝“玛利亚天主之母”节,诵读有关耶稣诞生的福音
我们认为,辅理修士圣召下降的理由之一,正是教会对辅理修士这一度献身生活的基督信徒的形象未能加以注意,无论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还是大公会议后的文件都未提到这种圣召的重要性。
谈到与圣公会的大公关系,教宗提到去年发表的圣公会的结合宗座谕令。他说,这道谕令的签署该当被视为先知性的举动,它能对圣公会教徒与天主教徒间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梵二大公会议”距今已经有40年了,但会议发布的《告青年书》的精神是否已切实贯彻在了我们的教会中,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大陆的教会中呢?
他说,这两个教友组织见证了信德的喜乐、做基督信徒的美好、以及向大公合一的开放。教宗说,从教会机构与教会神恩间的共融,可以涌出有效的动力,来更新教会在世界各处宣讲希望与爱的福音并为福音作证的努力。
本笃十六世教宗的大公主义的努力在今天如何受到东正教徒的评价?答:教宗在君士坦丁堡访问后,这个宗主教府的高层领导人作出的评价是非常积极的。
这一天的主要默想题材是圣座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瓦尔特‧卡斯珀枢机主教发表的、有关基督信徒大公合一运动的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