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机构正不断的扩大,包括了一个普通科的研究部门,也有一个研究罕有疾病的场所。教宗来到后,要与每一个人见面。他首先要参观会院中的第一号小室,圣比约神父去世的地方。
(格后12:10)很多的时候,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一根“刺”,或许是身体上的疾病伤痛,或许是家庭的变故不幸,或许是感情上的挫折,事业上的打击……“刺”很痛,锥心刺骨,可是只要我们接纳它,像保禄一样学会感谢
我见过很多艾滋病人患有这种疾病。这个病人饱受头痛、极度混乱、烦躁、视力模糊和步态不稳。每天到医院探访她,看到她身体的痛楚,令我想起基督的苦难。
免费赠药处继去年十月教区在安顺地区打洞乡大山村举行首次义诊之后,对望漠县洒琴村进行了药品捐赠、在黄平县纸房乡也举行了义诊及免费赠药活动,这次是第四次医疗服务了,义诊结果经过统计整理,给当地医疗站或卫生提出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查建议,为当地村民的疾病做出了积极的预防
放眼身边,环境污染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塑料制品及含毒废弃物随处可见,难以清理的新型垃圾在河流湖泊堆积漂浮,海洋污染加速了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的死亡,也使更多的人因患直接与受污染水源有关的疾病而丧生。
因此,必须“消除政治当中的纵容和腐败,承担起具体责任,例如露天矿场的问题;露天矿场毒化水源,造成许多疾病”。
教宗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自己的心灵免于这种疾病”。倘若有人对我们“谈论别人的长短”,我们也该让他们明白,他们说话时往往并非心平气和,而是“充满激情”。在这种激情中“存有嫉妒的恶”。
“当疾病来敲我们的生命之门时,我们内心就更加需要有人在我们身旁注视我们的眼睛,握住我们的手,温柔地照顾我们,如同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
许多社会服务人员感到害怕,他们此刻协助推动社会前行,却可能染上疾病。我们每个人也都感到害怕:人人知道自己在怕什么。让我们祈求上主助祐我们常怀信赖,宽容以待并战胜恐惧。」
切尔尼枢机最后总结道,「疾病的大流行迫使我们大家陷入危机」。但是,教宗方济各说过:「我们要记得,在疫情过后,每个人肯定会变得不一样。走出危机后,我们要么变得更美好,要么变得更糟糕。这是我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