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可劝人改变信仰。你们的传播该当具有基督信仰的本色,不可劝人改变信仰”。教会若没有吸引力,就不会成长,传播因此该当成为见证。“倘若你们只想传播没有仁爱和美善的真理,你们就该停下来,别做这事。
走出危机,意味着改变,而且是人人做出真正的改变。教宗吁请众人建设一个地方层级与全球层面互相充实的未来,让少数群体的美好与富饶能在其中绽放光彩,较富裕的人能为较贫困的人服务。
教宗随后提及,今年6月11日圣座颁布的“国际信友善会法令”,该“法令敦促我们接受一些改变,并从现在开始为未来作准备”。
教宗指出,洗者若翰在宣讲中强调“悔改”,这在起初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因为我们意识到改变我们的方式是多么困难和沮丧啊,这是因为通常我们只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悔改,认为悔改“只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其次,“如果我想和家人一起改变生活方式,我该从哪里开始践行节俭的美德?”首先,为了追求这种美德,我们必须检查自己内在需要改变什么。节俭需要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我们愿意培养适度、节制和清醒吗?
教宗说:“我们需要改变方向,改变我们的习惯和方式的路径,好能找到上主为我们指出的途径:即谦卑、友爱和朝拜的道路。”
教宗写道,聆听这些悲苦的呼喊,“我们必须忏悔和改变有害的生活型态及系统”。我们共同家园的退化状况是一项挑战,需要“像其它的挑战那样,得到同样的关注”,如“严重的卫生危机和战争冲突”。
值得把一切投在他身上,因为当人遇到基督时,生命就会改变。如果基督遇到你,你会改变生命。那么我们重拾商人的三个动作——寻找、找到、买了——让我们反躬自问一些问题。寻找:我在生命中在寻找吗?
即使甘铎改变自己对革命的看法,依然觉得举步为艰。 甘铎说:最大问题是如何回到最穷的人身旁。 这几年,每逢他开始做一件事,没多久就受客观环境干预,不能继续下去。
对这个疑问教义部肯定地答复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既无意改变、而事实上也没有改变这个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