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时候,我住在祖母家。她是虔诚的基督徒,给我讲了许多《圣经》里的故事,还有这么多年来发生在她身边的天主的见证。可她太心急了,讲得越多,我越迷茫。天主的形象在头脑中变得越模糊。
不徘徊动摇,要坚信信仰。不骄傲虚伪,要谦虚诚信。不自私吝啬,要奉献帮困。不猜疑分裂,要团结信任。不冷漠歧视,要关爱热忱。不嫉妒仇恨,要宽恕容忍。不忿怒暴躁,要良善温顺
我被告知,天主爱我——但我一点也感受不到,因为摆在我面前的事实,竟是如此的黑暗、冷酷与空虚。德肋撒修女的灵魂挣扎在提醒我们,我们的自卑和孤独感并不意味天主没有全心爱我们。
(梵蒂冈新闻网)天主宛如「慈爱的父亲和温柔的母亲那样,从不停止爱护祂的儿女,即使儿女会犯错误」。教宗方济各12月2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运用了这个图像来阐述颂谢祝福的深层意义。
在理论上有天主十诫的第一诫(出二十:3;申五:7),并据此,可以下一个定义:凡对任何人或自然物,施与只相称于天主应承受的敬礼,就是拜偶像。
(梵蒂冈新闻网)以宗教之名疯狂撕裂生命和希望,乃是「亵渎天主的圣名」。教宗方济各在致以阿根廷犹太人互助会的信函中如此写道。
当太阳拥抱我在寒冷的冬天当炎夏凉风抚去燥热的煎熏当春雨滋润渴望生长的种子当丰收慰藉了忠实的辛勤意识到这是与主的美丽相遇我细细体悟天主的无边慈仁婴儿偎依母亲的圣洁温馨羊羔跪吮母乳的依赖驯顺暗中牵我的那双钉痕的手总记挂着儿女的慈祥眼睛这是与主的美丽相遇主耶稣携伴着我们前行与主耶稣相遇在今天柔软的手拂去抑郁邪灵圣神的光照亮了眼睛我们的灵魂才如此洁净彼此相爱共享平安喜乐主耶稣携伴着我们前行
教宗借此机会谈论了此行中的两大感动时刻:一个发生在北马其顿德肋撒修女纪念馆,另一个是在为保加利亚的儿童开圣体时。教宗在北马其顿的德肋撒修女纪念馆与许多穷人相遇,照顾穷人的修女「温良又懂得抚慰他们」。
教宗于是自己扼要地介绍他的通谕说:“这不是一个使人立刻想到大公合一的主题名称,但它的大原则或背景可以说是如此,因为天主的爱和我们的爱乃是基督信徒合一的条件,也是世界和平的条件。
这是家住河北邢台刘文华老人,我姥姥的一天。小时的姥姥,逃荒和家人走散,无家可归,由修女办的婴孩院。在那里接受了教育,也经历了贫穷和战争,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主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