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1世纪的修女,是上海教区圣母献堂修女会的一员,我到上海近20年,十几年来多数都在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光启社度过,平时都讲普通话,也很少与平信徒教友接触。
只有“阿加斯”是“亚加大”——见《一位中国奉教太太》(上海光启社出版)P68:“佟夫人事”。其他二位,可能也是翻译之误?②、甘第大赠给被押在广州的传教士3000两银子,不是800两。见上书P31。
联谊会邀请光启社总编田愿想神父担任指导司铎,每周六定点定时圣经分享、学习圣歌。
他们先后在浙江路清真寺、徐汇区清真别墅(即当时日晖清真寺)、蒲柏路小坟山、劳勃生路(今长春路)梅劳里、福佑路清真寺、侯家浜振兴公所、青莲街敦化小学等7个回民难民收容所,共收容3000余人,解决了难民的衣
《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一书是以人物为线索、以天主教的本地化为中心展开论述,分别从本地化的前奏与生态、初启、突破、障碍与化解、成效五个部分环环深入,为我们展现了刚恒毅在华11年间的艰辛与努力。
比利时籍神父葛维德在姚司令员帮助启发下,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畏惧心理,在神父的引导下,各地教堂成为游击队的供应站和掩护所。不少教友也成为抗日游击队员。
海风吹拂着傍晚的澳门城,也吹湿了我们的面颊,离别总是让人难舍,我们一行如同又要离家远行的游子,依依不舍地一一与老神父(若瑟老神父)告别,老神父伫立街头,满脸是慈善的笑容,汽车已经启动了,风雨中的他还在向我们频频挥手道别
从利玛窦传教历程中可以看出,他不仅履行了作为一个传教士的使命,他更是一位文明的使者,他所介绍和传播的科学技术,开明启智,是中国科学技术一次启蒙运动,信仰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推进了中国科技水平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林神父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关怀留学的修女,上海教区光启社会服务中心潘秀芳修女说,“我们出国时,林神父从上海一路陪同我们到美国,我们都是没出过远门的年轻修士、修女,更不用说出国了,所以啥也不懂。
学习掌握修道院所开设的科目,并非只是为眼下的用处,而是为了从整体上认识并理解我们的信仰的内部架构及其因素,使得我们能适宜得体地回答人们的询问,尽管各时代的人们所提的问题从其表面看,不断改颜换面,探究其最深之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