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我们讲,手语也是一种福传,是用我们的肢体语言来赞美主,把我们的心声传递出去。她还说,手语舞蹈是要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笑容、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歌词来代表我们的心声。
教宗又说:“玫瑰经是默观的祈祷,也是以基督为中心的祈祷,它与圣经默想分不开,因为这是基督信徒在圣母的开导下,跟随耶稣,在信德的旅途上迈进的祈祷”。
世界正是因着每一个人的无疆大爱才美丽,因着每一个人的付出奉献而精彩。宁晋边村黎明之家的王清芬修女以自己服务孤残弃婴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爱的魅力。
愿我们不太习惯、感到有些新鲜的这份寂静,能教导我们去聆听,敦促我们增进聆听的能力。为此我们同声祈祷。」当天的第一篇读经讲述了第一个基督徒团体如何「一心一意」地生活(参阅:宗四32-37)。
在对话的文化与和谐的文明中做主人翁:这是教宗方济各在有关全球教育契约的讲话中为年轻世代指出的愿景,祈愿教育能激发友爱、和平与正义。
教宗指出:气候问题是正义,也是团结互助的问题;气候与正义从来就分不开。气候问题关乎每个人的尊严,与各民族、人类团体、女人和男人的生死存亡相关。
已退休的单国玺枢机在论坛上提醒一百多位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面对当前大学教育遭遇「少子化、国际化、市场化、评鉴标准化」等困境,应该坚持于枢机生前要求的「德育」,才能真正开启师生的智慧和德性。
教宗方济各在当天主持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没有忘记战争受害者,并为和平祈祷。他强调,“战争始终是一场溃败”。“我们想想饱受折磨的乌克兰,想想处于战争中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居民,想想缅甸,想想罗兴亚人。
正值我们迈向2025年的禧年之际,应该记得庆祝禧年的这个面向。个别的国家和整个国际群体都应保障每个人可以享有不被强迫迁徙的权利,意即有权利在自己的国家中度一个和平且有尊严的生活。
教宗解释道,玛利亚的我在这里与亚当的我躲藏了是个反差和对比。我在这里是向天主开放,而罪恶却使人封闭、孤立,与他人隔绝。我在这里是生活的关键词,是为主所用,是治愈自私的良药,是对生活不满足的一剂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