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正因为如此,在自私冷漠的人群中,德兰修女和那些用一生来模仿耶稣的圣徒们,与其说是让我们感动,不如说是一种震撼,一种羞愧。
他明明知道会受到那么多的不信、轻视、冷漠与侮辱,他仍要建立这爱的圣事,为的是要和我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他没有留下我们做孤儿,为此我们要常常热心参与他建立的神圣感恩圣祭,领受他的体血,作为养育我们的生命之粮和精神饮品
因此,在我们基督徒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克服罪恶,拒绝冷漠,突破无聊,怀着敬畏天主心履行正义,爱护和平,乐善好施,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活出基督徒丰富的生命意义来。
张建主是一位青年,性格内向,受到社会上人们的冷漠,但他来到教会,教友们对他十分友好,他感叹地说:“这里真好,每一个人对我都十分亲切友好。”这使其父母也受到了感动,全家三人全部领洗奉了教。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那些凡承认自己是天主儿女的人,特别是那些被派去向他人传播福音喜讯的人,都不能保持冷漠,他们不可接受我们幼小的弟兄姊妹,非但没有被爱和保护,反而被夺走童年、梦想,沦为剥削和边缘化的受害者
我们以神哀矜和形哀矜将之化为具体行动,秉持接纳且温和的生活风格,表达关怀、怜悯和温柔,在丢弃文化和冷漠文化中逆流而行,就像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成为众人的近人。
其中,无论那些愿意出手帮忙,还是那些不愿出手帮忙最小弟兄的人们在世末的审判(进入和无法进入永生)时,将面对两种情况:最后审判那些富有同情心而热心出手帮忙者被称为“义人”;那些冷漠无情而拒绝出手帮忙者被列入
灵修:耶稣圣心虽柔和谦卑,但也有正义之火,不容伪善与冷漠蔓延于羊群中。祂既是良善的牧人,也是终极的审判者。
20世纪30年代,由慈悲耶稣显现给波兰的圣傅天娜(1905-1936)修女之后,慈悲敬礼遂成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面对战后全球化巨变中的人类的一项莫大的安慰:因着慈悲敬礼,基督徒更加从容地参与人类社会自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出现了各种文化碰撞、交融、多元发展的态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崭新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和相应的体制正在发生急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