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一下又安顿我们说:一天把经念好,把世俗看淡些,钱财再多也没个够。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等天主收你时灵魂还带着大罪。母亲的这一番话让我大为惊讶,实在想不出她一个识不了几个字的乡下老人竟能有这样的认识。
根基一旦遭到世俗的腐蚀,整株植物和果实都将毁灭,当代最严重的危险在于精神上的世俗化使人陷入教权主义。相反地,成长则是不断放下自我的行动。教宗由此指明成长的两个记号:自由与服从。
当我们以怀旧之情惋惜过去的趋势,或者想要强制复兴时,我们就有可能把部分置于整体之上,把我置于天主子民之上,把抽象置于具体之上,把意识形态置于共融之上,说到底,把世俗置于灵性之上。
“现代和世俗风气对传统社会的挑战,邀请我们坚定不移地恪守非洲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并展开福传。在促进家庭福传的努力中,你们应该支持对婚姻的本性、尊严以及作用的进一步认识了解”。
他们受到的激励,只来自对福音、对人及人的宗教与世俗真自由的热爱。有多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创举是来自司铎心灵的直观!”教宗随后将全球司铎托于“司铎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照顾。
但在实际地行动之后,也许很快就会把视线转向世俗的潮流、教规的严格、信仰的迫害、生活的苦楚、自身的软弱等一股又一股的“风浪”,然后越想越可怕,越想越灰心,随之就有可能跌倒,甚至有可能放弃信仰。
人性的软弱、世俗的迷惑和暗藏的各种危机,都对我们追随基督增加重重困难。世海沧桑,唯与主偕行,才能永葆誓言。
司铎在实行职务之时,必须热心进入社会,但又要脱离世俗;他对众人要有同情心,爱别人,心要时常为众人打开,但是对特定的人物要关起来。
我们一路遇到的这些障碍,就是我们进入天国的最大障碍——三仇即魔鬼、肉情、世俗,我们只有跨过这些障碍才能进入福地,同样,只有我们克制了三仇,我们才能回到父的怀抱——天国。
(肖筱《内心戏·逐出伊甸的轮回》)其实在我身上出世倾向一直是有的,只是在世俗里出世却是行不通。(连载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