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认为,信德源自与耶稣的相遇,这种个人的相遇触动了他的心,为他的生命指出方向并赋予新的意义。教宗说:若没有教会,我不可能遇到耶稣,也不会知道这一巨大的信德恩典保存在我们人性脆弱的瓦器中。
这所机构是那些基督徒的名片,而且号召我们的每一个团体都成为一个慈悲之家:这是也就是,一个开放的地方,一个友好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的痛苦都可以毫无羞愧触地进入与天主仁慈的接触中,进而重新得到力量和被治愈
静静地坐在这块神圣地地方,默想着天主做事的奥妙,似乎触到了耶稣的肉身。祂的深奥,祂的爱如大海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另一点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梅瑟带领以色列选民曾生活过四十年的旷野。
例如“在日常旅程中,运用同道偕行的咨询和分辨方法,确定具体方式和培育路径,以在教会的各种现实生活中实现可触的同道偕行转变”(第9段)。
就像朋友之间因心意相通而亲密无间,当我们忠信于上主的爱,便会在祈祷中感受到祂的临在,在生活中体验到祂的引导,在苦难中触摸到祂的安慰。
神父同意了,她又央求神父去她家把供物放灶火里烧了。黄果霞领洗后,神父送给她一本《要理问答》,嘱咐她回去学习,教友也给她写了天主经、圣母经、信经,让她照着念。
有限存在物是被非存在包围着的,它随时可能陷于虚无,即随时都处于非存在的威胁之下。所以说终极关怀是对生命意义、对人的自我认识,对完成神赋予我们的使命的关怀。
年轻的神父,每到一个家庭,第一件事是问候这一家,关心他们的身体及祈祷生活,并且耐心倾听老人的苦衷,并祝福儿童,赠予儿童圣物,在其心田播下信仰的种子。年轻的神父,家常便饭是他的最爱。
当我们的心灵防御出现漏洞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能够抵抗得住毒品等物的诱惑呢?那个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成为另一个边策呢?
不错,人堕落了,心灵被扭曲了,人性被罪污染了,但他仍然是人,不是物,不容我们把他们只看作是单一的对象,即仅是传福音的对象。我们传福音是出于对天主和对人的真诚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