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之根;天主圣训,处世标准;敬主爱人,善尽本分;恪守诫命,言行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心思念虑,求主导引;启迪光照,免陷迷津;信望爱敬,齐头并进;不断祈祷,求主赐恩;勤读圣经,充实神魂;细查往失,悔改更新
悔改更新莫迟误,彰显主荣要及时。信爱途中迈大步,牢记圣训在心头。贫穷患难常救助,哀矜施舍除自私。仁爱宽恕学救主,思言行为像耶稣。亦步亦趋跟主走,日后偕主享永福。身为父母早醒悟,该为儿孙谋真福。
天主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患病的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悔改(路5:31)。对于我们这些信众:你们是代基督作大使了,好像是天主借着你们来劝勉世人。
1.以逾越奥迹为悔改的基础基督信仰的喜乐从聆听并接受耶稣死亡和复活的喜讯流露出来。
施泰因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哲学家,在阅读了圣女大德肋撒的自传后,于1921年皈依基督。后来加入科隆的加尔莫罗修会,1942年同她的姐姐罗萨一起在奥斯维兹集中营殉道。
《明清北堂天主教晚祷》专辑封面17、18世纪,那些皈依天主教的中国人中,有一些音乐家,他们也为教会创作了一些礼仪音乐。因此在北堂中,除了传教士从欧洲带来的西洋圣乐外,还包括本土中国教友的作品。
白大嫂的皈依使刘风琴的福传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把孙子带大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福传中。在给本村的老人传福音时,碰到固执的老头,就打发儿子在晚上去讲道,直到皈依。春去秋来,在传福音的路上她执着地走了下去。
当今社会,据报刊杂志文章所载,不少外教人士通过一本圣书,或一篇报刊文章的阅读吸引,从对教会“神秘”“迷信”的观念有所改变,到兴趣使然进尔学习,吸取丰富的精神素养,最终皈依天主教,成为一名虔诚的信徙,甚至蒙受圣召晋铎成为神父
借着回忆当初皈依天主的感动,让他们再次想到这份信德的伟大;借着小团体的分享,也是对于信仰的一种团体见证。对于他们中的一些皈依的奇事,笔者也写了一些小品文来分享。
我刚加入教会,开始度信仰生活的时候,我的母亲还没有皈依圣教,所以她总是阻拦我去参加正常的教会活动。那时,我们村的教友,每天晚上都要在一位姓刘的教友家里聚会念晚课和玫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