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害怕给自己带来负担,即便是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父亲还是选择了舍弃。圣经上也记载了一个弃子的故事。也是一个父亲,为了他的义子义女们能获得生命,不惜将自己独生子的性命作为赎价。
在此脉络下,耶稣透过聪明的人和愚昧的人作出以下的对比:前者以上主作为生命的基础,在磐石上建立自己的房屋;后者不聆听天主圣言,过著虚有其表的生活,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没有稳固的基础上。
(梵蒂冈电台讯)罗马杰梅利医院於5月25日召开有关胎儿及新生儿临终照护的医学大会,主题为「守护生命:产前产後安宁疗护,科学、伦理和人性方面针对产前诊断的回应」。
马蒂诺枢机主教说,就如《生命的福音》所教导的,现代社会应该避免死刑。教会认为生命是天主的恩赐,人的生命从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为止,都必须受到维护。
灵魂就是胃口,就是对生命的渴望。这种对生命的渴望使人类和动物共同组成了“生灵”的大家庭(创1:24及2:7)。该词通常被译作“生物”,这并非不正确,但圣经的语言更富有活力。
吉安娜•贝雷塔•莫拉用她的生命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圣,正如教会常常给所有基督徒重复的。答:确实是这样。正如马蒂尼枢机主教所说的,我的母亲是日常生活的圣人的一个杰出典范。
教宗的要理讲授以«信经»我信圣神,祂是主及赋予生命者这句经文为默想主题,谈了圣神在教会和每位基督信徒生命中的重要性。
由于圣言是真实的基督本身在向人说话,而圣体是真实的基督本身在分施其生命,因此礼仪宪章56号论及弥撒的统一性说:“组成弥撒的两个部分,即圣道礼仪与圣祭礼仪,彼此严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敬礼行动。”
内心的强大就是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有正确的生命态度,不抱怨环境,不计较别人的好坏,不与别人攀比,在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坚强地活着,即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要努力活下来。
今天的福音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意义,即十个童女蒙召出来迎接新郎的比喻(参阅玛25:1-13)。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为了蒙召与耶稣相会,而必须作一个巨大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