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黎波里(信仰通讯社)—圣座驻利比亚和马耳他大使托马索•卡普托总主教就利比亚原领导人卡扎菲上校之死发表声明指出:一个人的死亡,首先令人感到的除人性怜悯之外,永远是基督信仰的怜悯之情
圣枝主日,基督荣进圣城的日子;苦难主日,耶稣苦难救赎的开端。这是怎样的奥妙?极荣与至辱的完美结合,为我们显示了天主的救赎工程。短短的一周,天差地别的变化。
东正教大公宗主教、君士坦丁堡总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发表复活节文告,他说:基督为那些愿意在复活之路跟随祂的人而复活了,而那些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散布死亡,且相信这样能延长生命、改善生活的人们判处却给自己判处了死刑
死里复生的章泛对家人说出了他死后诡异的经历。他说他为了一场案子,神差带他去了一趟地府,地府的主使官正是自己的表兄,我的案情经他仔细料理后,判定我罪不至死,就放我出去。
2.各种大量繁杂的移民现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也使宗教间的交谈机会倍增。有古老基督宗教根源的国家,以及多元文化的社会,能为宗教间的交谈提供具体的机会。
教宗向这些前来梵蒂冈觐见他的与会人士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将礼仪上的传统与进步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思想,因为在礼仪中是基督的力量令它面目一新,基督以他的临在赋予礼仪生命。
耶稣没有正面“辩论”,而是提升层次,指出:在复活后的生命中,我们不再是血缘与婚姻的关系,而是进入天主的生命,共融于祂永恒的爱内。
这段描述实在是一段对基督的赞颂,是整部基督学的浓缩核心。教宗说:“这段赞美诗歌的核心在第十五节到二十节,内容直接又隆重地谈到基督是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荣休主席,享有国际声誉的德国神学家卡斯帕(WalterKasper)枢机3月6日在罗马介绍了他的新作《爱的喜乐劝谕的讯息-友爱的讨论》。
可见,天主的爱是人生命之意义的根蒂,只有它能够让人觉得不枉此生。不过,天主的爱并不单单是人在苦难中的慰藉,好像它只有减轻人心理负担的功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