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2017年2月8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望德是爱德的泉源
2017-02-10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应该更加亲密与火热,应该以怜悯的态度表达出来;怜悯不是可怜,怜悯是与他人共苦,与他人同难,关怀受苦者,给予一句话、一个爱抚,但要发自内心。这就是怜悯。

无言的赞美
2018-08-13

每一次省悟到心灵深处的污垢并真诚悔改,让灵魂在坦白、诚信、正义与爱的触碰中不断洁净;每一次纯粹的忍让、宽容、帮扶、以爱还爱、以德报怨,让心充满基督的大爱;每一次平复愤怒、克制厌嫌、克服偏见、自我贬抑、谦和待人,让他人感受到愉悦与温暖

教宗方济各:藉着圣神的德能履行六年牧职
2019-03-14

他说,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与我们的救主具体地相遇,祂推动我们与他人相遇并永远改变我们的生命。换言之,是耶稣的爱催促我们向众人宣报喜讯。其次,教宗方济各强调祈祷的重要性。

第四届(2020)世界穷人日教宗主祭:我们需要爱的勇气,在穷人身上投资
2020-11-17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基督徒不可谨小慎微,只限于遵守规诫,却不肯冒险为他人服务。相反地,应像忠信的仆人那样勇于冒险。

教宗访匈牙利:犹太人与基督徒应推广友爱的教育
2021-09-13

每当出现吸收他人的诱惑时,这不是建设,而是毁灭;每当浮现差别对待的意图,而不想彼此融合时,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提高警觉,热切祈祷,以免这情况再次发生。

教宗2022年四旬期文告:我们行善不要厌倦
2022-02-25

“为他人播种美善使我们摆脱计较个人得失的狭隘逻辑,赋予我们以不求回报的宽广心胸来行事,使我们进入天主仁慈计划的奇妙视野。

​信仰分享(二十三):“如同我爱了你们”:真理中的爱德
2022-05-15

对此,我们可能会争辩,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免受他人的伤害,而非向他人表露无遗、打开心扉!

【祈愿香江 共创未来】香港各主要宗教代表人士畅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感想
2022-09-07

所以,面对当前无限的可能性,应多作尝试,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为建设社会和服务他人而努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上所强调的,各界人士应该提供更大空间,让青年发挥所长。

教宗第60届圣召日文告:圣召既是恩宠也是使命
2023-04-28

在圣神的推动下,基督徒「接受存在边缘的质问,对他人的悲惨遭遇感同身受」。「使命是天主的工程,它无法独自成就,却在教会的共融中实现」。

司祭,您往哪里去?
2007-03-20

而成为天主的住所(弗2:22),引导所有人归于基督名下,靠着他这个角石,整个建筑物结构紧凑,逐渐扩大,在主内成为一座圣殿(弗2:20-21),使人看到此圣殿(天主子民),而认出基督活在我们中间,从而成为他人